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
作者:杨中举 著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2
页数:371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511707192
ISBN-10:751170719X
去豆瓣看看 导 论:全球传播时代与人类文化、文学的命运
第一章 文化、文学创作的内部生成与传播研究.
一、语录的“经典化”、记事的“前景化”与对话的“开放性”
——《论语》文体、意义的生成与传播阐释
二、自然本真与专制变态的力量冲突
——《木木》的寓言叙事与寓言式传播
三、金箍棒与紧箍咒:
——多重文化象征传播符码
四、从《黑色之书》到代表作《宠儿》
——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编辑生涯与小说创作的启示
五、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
——兼论绘画传播
六、阅读与传播的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新人生分
七、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和生态主义
——美国海洋文学论
八、善恶美丑的多重变奏
——论雨果小说人物的类型友人物传播功能
第二章 借鉴、比较与文化、文学的传捅
一、从中欧墓志铭文学看中西民族文化个性的异同
二、维。苏。奈保尔的旅行情结
——兼论旅行传播
三、跨界流散写作: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
——兼谈移民的传播作用
四、莫里森小说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艺术活用
——兼论口头传播的艺术再生成功能
五、毛利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传播者
——新西兰毛利族女作家帕特丽夏。格蕾丝
六、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西方生态理论的承袭、传播与融合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思想生成论
七、古代中国文学在欧洲的传播及“东方主义”式的接受
第三章 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
第四章 走向全球传播:传播媒介变革与文化、文学变革
后记
杨中举,文学博士,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临沂市首届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曾师从我国著名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专家郑克鲁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现主要从事外国文学、跨文化传播、传播学、行业文化传播等研究。主持教育部、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市厅级等科研立项5项,出版研究专著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及其他各级教材8部;获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技术学会颁评的科蕾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声像作品优秀编剧奖,临沂市社科成果奖等多项。 主讲课程:外国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跨文化传播学、传播学。
《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文学创作的内部生成与传播研究;借鉴、比较与文化、文学的传播;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