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日本人论与大规模文明社会的整体性研究
第一章 日本人论的产生及综述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日本人论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
二、文化震惊与文化抉择因素
三、文化堕距与文化焦虑因素
第三节 先行研究概述
一、日本学者的研究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
第四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
三、基本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羽化与蜕变:日本人论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文化失范:西洋文明压力下的自卑与自我批判
一、日本文明半开化论
二、日本风俗改良论
第二节 与强者“联姻”:对西方文化共性的建构
一、日本人与基督徒的共同气质
二、武士道精神与西洋宗教教育的共性
三、日本高雅文化与西洋文化?互补性
四、日本自然风土与西洋地理环境的共性
第三节 文化反击:对欧化主义的反抗及日本文化优越论的泛滥
一、国粹论对欧化主义的反击
二、从文化特性论到种族优越论的演变
三、超越西洋近代模式的喧嚣一一“近代超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坠落后的迷失:日本人论与战后文化反省思潮的走向
第一节 文化反省:对战前文化的批判
一、批判天皇制和封建家国观,呼吁人性回归
二、对日本国民性的再认识
三、《菊花与刀》引发的文化讨论
第二节 文化重构:日本文化再定位的尝试
一、放弃提纯日本文化特性的“杂种文化”定位
二、与西欧“平行进化论”为文化特性论打下伏笔
第三节 文化突围:日本文化特性相对性认识论的复苏
一、日本文化传统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关联性
二、“纵式社会结构”与“耻感文化”的价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崛起后的张扬:日本人论与日本模式普遍性的建构
第一节 “日本模式论”的出台
一、日本近代文明的新定位
二、西方近代化模式的相对性
三、日本文化的承载空间一一“世间”
第二节 日本集团主义的心理动因:“甘性构造”
一、“甘性构造”?概念及表现
二、“甘性构造”的文化价值一
第三节 日本集团主义的行为模式:“间人主义”
一、“间人主义”的概念
二、“间人主义”的行为类型一一“状况中心型”
三、“间人主义”人际互动的核心要素一一“缘”
四、“间人主义”的“原组织”形态一一“家元”
第四节 日本集团主义的文化渊源:“家社会文明”
一、日本“家?会文化”的特性
二、日本“家社会文化”与近代化的契合因素
三、日本“家社会文化模式”的普遍性意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人论的新动向及末来展望
附录 重要日本人论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