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化
作者:李天道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2
页数:279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00493471
ISBN-10:750049347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传统文艺美学的理论形态与现代转化
第一节 当代文艺美学思想理论形态
第二节 传统文艺美学的独特品质
第三节 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四节 “以天合天”的审美体验方式
第五节 异质文化背景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
第二章 传统文艺美学原生态的非体系与体系化态势
第一节 非体系的原生态传统文艺美学思想
第二节 体系化态势中的传统文艺美学思想
第三节 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诗学体系化
第四节 传统文艺美学思想体系化的历时态
第五节 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和创作论阐发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之境域构成论与原点范畴
第一节 审美境域缘发构成论
第二节 儒家美学之“诚”范畴释义
第三节 儒家美学“仁”范畴之义域
第四节 中国美学的“朴”与“归朴”之域
第五? 中国美学之“化”与“化生”范畴
第四章 民族地域特色与接受思想
第一节 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民族地域特色
第二节 审美接受思想的现代诠释
第三节 审美接受者的智能构成
第五章 传统批评之诗性言说及态度与方法
第一节 传统批评之诗性言说及其美学渊源
第二节 传统批评的标准和态度
第三节 传统文艺美学的批评方法
第六章 现代重构的传统学理依据
第一节 “进退盈缩,与时变化”之“通变”衍化观
第二节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之“常变”生化观
第三节 “易”与“不易”化生构成论与文艺美学变异说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天道,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学学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高校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美育研究会理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净、《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净、《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并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老子美学的当代意义》、《中国古代人生美学》、《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主编之一)、《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概要》(合著)、《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二人合著)、《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中国美学体系论》(三人合著)、 《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副主编)、《唐人的诗歌理论》、《晏子春秋与现代人格》、《慧能评传》、《坐拥天下:康熙》、《漫谈金庸小说的侠客典型》、《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等专著多木。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五次,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次:获青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
自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美学思想才开始走出误区。特别是全方位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随着文艺审美创作的繁荣,中外文化交流的迅速展开,以文艺审美创作活动为理论核心的中国文艺美学才获得新的发展,大量的当代西方美学思潮、美学观念和方法才得以介绍和引进。同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西方美学的一般了解,已经意识到西方美学的困囿和局限,从而开始回过头来关注本民族的美学理论遗产和传统审美经验,并且,已经感觉到立足传统,融会新机,开拓进取,综合创新,建设我们自己的文艺美学的新的理论形态的必要。随着新世纪的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何协调本土文艺美学理论与外来美学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进一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互通有无,形成文化互补,就更有其新的深层意义。现今,中国当代文艺美学正在转换自己的理论形态,以进入重建阶段。《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化》就在于通过对当代传统文艺美学研究的总结,与传统文艺美学如何通过现代化转换和现有理论形态相融合的研究,以更好地创造和建设当代的文艺美学理论;通过创新,以促进中西对话。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