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作者:郭强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2
页数:393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00490531
ISBN-10:7500490534
去豆瓣看看 序言 一部探讨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力作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内涵的初步界定
一 论题来源及目标
二 研究方法的发生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
三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第二节 如何研究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一 研究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视角
二 研究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文献依据
第三节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论述
二 中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起点--从经验事实出发
第一节 从经验事实出发的科学性
一 从经验事实出发--马克思的一贯主张
二 从事实出发中的价值问题
三 从事实出发中的假设问题
四 从事实出发中的整体与个体问题
第二节 选择经验事实的方法
一 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出发
二 从事实的典型形式出发
三 马克思搜集材料的方法
第三节 从事物的“内在理性”出发
一 从事物的“内在理性”出发?自我意识哲学、思辨哲学的关系
二 从事物的“内在理性”出发与事物的特殊性
三 从事物的“内在理性”出发与唯物辩证法
第四节 从事物的“内在理性”出发的思想的来源
一 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
二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核心--科学抽象(概念)
第一节 马?思关于概念的基本思想
一 概念与观念
二 概念与存在
第二节 马克思获取概念的方法
一 抽象法在获得概念中的作用
二 分析、综合在获取概念中的作用
三 归纳、演绎在获取概念中的作用
四 马克思定义概念的方法
第三节 马克思运用概念的特点
一 关于马克思著作中概念的模糊性问题
二 概念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
第四章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终点--理性具体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具体的界定
一 现实具体
二 感性具体
三 理性具体
第二节 构建理性具体的方法
一 确定起点概念的方法
二 确定概念上升顺序的方法
三 从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上升的动力
第三节 理性具体的评价方法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评价
二 真伪优劣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郭强,河南新乡人,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的方法论研究。
郭强所著的《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从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关于“研究方法”的经典论断人手,借鉴科技哲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相关观点,结合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论述和学术实践,对“研究方法”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即从研究发生的过程将“研究方法”视作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过程中方法的总和,并进一步将“研究方法”分为两个阶段(感性具体——抽象、抽象——理性具体)、三个基本点(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这一划分克服了以往只从研究与叙述、“上升”与“下降”的视角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研究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内涵、基本内容及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除了上述两个方面,《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对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的起源、矛盾分析法等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