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思维决定命运
  一、中国遭遇“思维危机”
  (一)思辨力不足对个体的影响
  (二)思辨力不足对群体的影响
  (三)如何应对思维危机
  二、思辨与思辨力
  第二章 事实:中国人缺乏思辨力
  一、外国人的评价
  二、中国人自己的评价
  三、历史与现实
  第三章 个体的角度:缺乏思辨力造成的思维缺陷
  一、“四化”思维
  (一)中国人思维的“四化”倾向:表面化、片面化、简单化、情绪化
  (二)“四化”思维的典型——愤青
  二、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类比推理
  (四)二元思维
  (五)以偏赅全
  (六)错误推理
  第四章 群体的角度:民族、国家与思辨力
  一、民族劣根性与思辨力
  (一)面子第一
  (二)窝里斗
  (三)容不得批评
  (四)敏感自卑
  (五)奴性
  (六)不知反省
  (七)好骂
  (八)神圣化与妖魔化
  (九)盲目崇古
  二、国家治理与思辨力
  (一)思辨力不足影响决策的合理性
  (二)思辨力不足影响对治国理念的理解
  (三)思辨力不足影响制度设计
  (四)思辨力不足影响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五章 原因:为什么缺乏思辨力(上)——天性、语言、宗教、传统与思
  辨力
  一、天性与思辨力
  二、语言与思辨力
  三、宗教与思辨力
  四、传统与思辨力
  第六章 原因:为什么缺乏思辨力(下)——教育与思辨力
  一、学校教育中的错误观念
  (一)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
  (二)重读书而轻实践--
  (三)重理轻文
  (四)把孩子当成“孩子”
  (五)束缚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一
  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第七章 对策:如何提高思辨力
  一、给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二、给领导干部的建议
  三、给个人的建议
  四、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