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2 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2章 实验设计
2.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实验方案的制订
2.2.1 单因素设计方法
2.2.2 多因素实验方案
第3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 准确度和误差
3.1.2 精密度和偏差
3.1.3 产生误差的原因
3.2 实验数据的处理
3.2.1 真值与平均值
3.2.2 精密度的表示法
3.2.3 有效数字
3.2.4 可疑测量值的取舍
3.2.5 实验数据的表示方法
第4章 环境监测实验
4.1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4.1.1 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4.1.2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4.1.3 噪声监测
4.2 实验项目
4.2.1 常规环境监测实验
实验一 废水悬浮固体的测定
实验二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实验三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四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测定
实验五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实验六 挥发酚类的测定
实验七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八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实验九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实验十 环境噪声监测
4.2.2 油田特殊污染物监测
实验十一 油田回注水中颗粒物粒径测试
实验十二 油气田采出水中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比色法)
实验十三 油田回注水腐蚀速率监测
实验十四 空气中石油烃的监测
实验十五 油田土壤中石油类的监测
实验十六 井场柴油机的噪声监测
第5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5.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5.2 实验项目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实验二 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三 絮凝沉淀实验
实验四 过滤实验
实验五 压力溶气浮上法实验
实验六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
实验七 污水可生化性实验
实验八 曝气设备氧的总转移系数的测定
实验九 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系数的确定
实验十 臭氧氧化实验
实验十一 活性炭吸附实验
第6章 石油工业污染控制实验
6.1 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污染源极其污染特征
6.1.1 油气勘探的主要污染源
6.1.2 油气钻井的主要污染源
6.1.3 油气开采主要污染源
6.1.4 油气储运主要污染源
6.1.5 天然气脱硫的污染源
6.2 实验项目
实验一 钻井废水污染特征评价及处理
实验二 压裂返排废液污染特征评价及处理
实验三 含油污水处理综合实验
第7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7.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7.1.1 样品的采集
7.1.2 样品保存
7.2 实验项目
实验一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二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三 电除尘器伏安特性测定
实验四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六 催化转化法去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实验七 油烟净化器性能测定
实验八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
第8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8.1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8.2 实验项目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二 微生物的染色及其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三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实验四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五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和计数
实验六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七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八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