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殷时期
大禹:疏而不堵,顺势而导
皋陶:画地为牢的“狱神”
傅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箕子:见微知?
比干:士志于道
周文王:刚柔相对,变在其中
姜子牙:速乘其利,疾击其不意
周公旦:明德慎罚
尹吉甫:事物都有法则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伯阳甫:阴阳冲突说
春秋战国时期
季梁:要听从民意
史嚣:听于民则国兴
叔兴:吉凶由人
子产:天道远,人道近
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
叔向:治国制刑,不隐于亲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
鲍叔牙:知人而大度举荐
晏婴:廉洁从政,清白做人
史墨:君臣的位置是变化的
孙武:知己知彼与奇正相生
伍子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田穰苴:君命有所不受
范蠡:持满而不溢
鬼谷子:潜谋于无形之中
子罕:以不贪为宝
苏秦:仁义非进取之道
张仪:舌头不烂,就有本钱
吴起: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孙膑:事备而后动
曹刿:一鼓作气
杨朱:一毛不拔
老子:道法自然
李悝:赏必行、罚必当
李冰:分流导江,筑堰引水
孔子:仁爱和谐
曾子:自省和慎独
左丘明:反对滥用刑罚
墨子:兼爱与非攻
商鞅:变法立新,与时俱进
尸佼:精确简明的宇宙观
慎到: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
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惠施: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公孙龙:标新立异,犀利诡辩
尹文:大道容众,大德容下
子思:中和之道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孟子:民贵君轻
告子:性无善无不善
申不害:两面之术
淳于髡:一鸣惊人
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仇
鲁仲连:用其长不用其短
田骈:齐万物以为首
邹衍:五德终始,五行相生
庄子:万物与我为一
韩非子:法、势、术
列子:万物都有用
范雎:远交近攻
毛遂:敢于自我推荐
冯谖:狡兔三窟
秦汉时期
尉缭:武为表,文为里
吕不韦:杂糅百家
李斯:老鼠哲学与力驳分封
……
三国两晋时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