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现状
第2章 ZigBee协议概述
2.1 ZigBee之旅启航
2.2 ZigBee标准体系
2.3 ZigBee协议栈架构
2.4 ZigBee认证过程
第3章 IEEE 802.15.4标准
3.1 概述
3.2 物理层
3.2.1 基带处理
3.2.2 无线电规格
3.2.3 物理层功能
3.3 MAC层
3.3.1 MAC层设备及地址表示
3.3.2 MAC层帧结构
3.3.3 信道接人
3.3.4 网络的组织与维护
3.3.5 通信过程
3.3.6 MAG层安全简介
3.3.7 MAC层属性管理
3.3.8 RFD的功能
3.4 IEEE 802.15.4的演进
3.4.1 低速版本的超宽带
3.4.2 中国频段WPAN标准
3.4.3 日本频段WPAN标准
3.4.4 最新的演进技术
3.5 ZigBee对于底层特性的规定
3.6 芯片设计浅说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拓扑
4.2 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4.2.1 建立网络
4.2.2 加入网络
4.2.3 节点离开网络
4.2.4 节点的重启
4.3 编址
4.3.1 树形编址
4.3.2 随机编址
4.4 单播路由
4.4.1 树路由
4.4.2 网状网路由
4.4.3 多到一路由
4.4.4 混合路由
4.4.5 末端节点的路由
4.4.6 路由相关原语过程
4.5 广播
4.6 组播
4.7 网络层数据通信
4.8 PAN标识冲突管理
4.9 信标发送时间管理
4.10 网络层属性管理
4.11 特性集和兼容性问题
4.12 低功耗路由
第5章 应用层
5.1 应用框架
5.1.1 ZigBee应用子集
5.1.2 ZigBee描述符
5.1.3 ZigBee的AF数据格式
5.2 应用支持子层(APS)
5.2.1 APS帧结构
5.2.2 绑定
5.2.3 应用层组播
5.2.4 分片机制
5.2.5 APS数据服务
5.2.6 APS属性管理
5.3 最基本的应用子集
5.3.1 概述
5.3.2 设备发现和服务发现
5.3.3 绑定管理
5.3.4 网络管理
5.3.5 移动性的支持
5.3.6 设备的配置管理
5.3.7 ZDO配置属性
5.4 不同特性集在应用层的区别
第6章 ZigBee安全
6.1 概述
6.1.1 关于安全的一些考虑
6.1.2 不同协议层的安全
6.1.3 信任中心
6.2 网络层安全
6.3 应用层安全
6.3.1 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6.3.2 密钥管理
6.3.3 设备管理
6.3.4 实体认证
6.3.5 安全隧道
6.3.6 鉴权
6.4 ZigBee PRO和ZigBee在安全方面的区别
第7章 ZigBee网桥和网关
7.1 网桥和网关
7.1.1 ZigBee网桥
7.1.2 ZigBee网关
7.1.3 网桥和网关的区别
7.2 网桥规范简介
7.3 网关规范简介
第8章 ZigBee应用子集
8.1 再谈应用子集
8.1.1 应用子集的内容
8.1.2 通用安全模型
8.2 公共应用子集介绍
8.2.1 家庭自动化
8.2.2 智能能源
8.2.3 电信业务
8.2.4 健康监护
8.2.5 楼宇自动化
8.2.6 零售应用
8.3 ZigBee簇库
8.3.1 基础定义
8.3.2 比较通用的簇
第9章 ZigBee协议栈演进
9.1 ZigBee协议栈的演进
9.1.1 低功耗路由
9.1.2 绿色能源
9.2 ZigBee RF4CE
9.2.1 背景
9.2.2 RF4CE协议栈
9.2.3 应用简介
9.3 基于IP的协议栈
附录A CCM*算法
附录B 安全字符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