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
作者:陈韬文 等编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3
丛书:传播与社会丛书
页数:256
定价:39.80 元
ISBN-13:9787300121789
ISBN-10:7300121780
去豆瓣看看 第一部分 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
第一章 与国际传播学界对话是为了自我发展
第二章 中国、传播与网络社会
第三章 跨学科的传播学经典演绎
第四章 “全球化”的意义
第五章 传播研究有多国际化?
第六章 文化研究往哪里去?
第七章 文化研究之落地生根
第八章 “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
第九章 数码传播与传播研究的范式转移及全球化
第二部分 华人社会传播专题对话
第十章 媒介素养的国际发展与本土经验
第十一章 “教授没有开的课”—?谁来告诉研究生该如何做研究?
第三部分 中国传播研究往何处去?
第十二章 反思、思维的独立和研究真问题
第十三章 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与怎么办
陈韬文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和新闻研究。
黄煜
自1994年开始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任教,现为该系教授及系主任。主要研究教学范围包括大众传媒、传媒再现、传媒建构、传媒政治经济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等。
马杰伟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城市文化、视觉民族志。
萧小穗
1992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传播与修辞学博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专攻西学传播和中国传播学理论,对文化研究也有浓厚兴趣。
冯应谦
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流行文化与文化研究、传媒政治经济、青年和性别身份研究和新媒体研究。
《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是编者和国际学者的对话记录。这种对话不是柏拉图式的对话,而是广义的学术对谈。对谈的对象是世界传播学的著名学人,不少是名副其实的“大师级”学者。对话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他们学有所长,值得我们认识。透过对话,让他们现身说法,可以加深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二是对话比学术书写有较大的弹性,可以容许我们探寻影响某种学说产生的个人及环境因素,也可以加深我们对该学说的了解。三是对话是双向的,可以透过问答来表达我们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和看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