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
作者:王楷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
页数:306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301185490
ISBN-10:7301185499 
去豆瓣看看    序(陈来)
  引言: 荀子之正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学视角的引入
  第三节  封建宗法社会的解体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  从仁义到礼义
  第五节  修己与治人
  第一章  从“利仁”到“安仁”:荀子道德论证之展开
  第一节  群居和一之道
  第二节  审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
  第三节  成人之道
  第四节  参乎天地
  第五节  知与力
  第二章  以心治性:荀子道德基础之建立
  第一节  人之所以为人者
  第二节  以心治性
  第三节  治心之道
  第四节  力行近乎仁
  第五节  一种隐含的性善论?
  第三章  义以为上:荀子道德德性论
  第一节  礼者,人道之极也
  第二节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第三节  处仁以义,然后仁也
  第四节  情文俱尽
  第四章  学为圣人:荀子理智德性论
  第一节  是是非非谓之知
  第二节  不学不成
  第三节  圣也者,尽伦者也
  第五章  君子明乐:荀子道德情感论
  第一节  明礼乐知人心
  第二节  乐者,所以成德也
  第三节  致乐以治心
  第四节  美善相乐
  第六章  养心与养德:荀子道德修养论
  第一节  人不可以无耻
  第二节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第三节  不苟
  第四节  言有坛宇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荀子的历史世界
  附录二  仁者自爱:儒家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
  ——由《荀子.子道篇》“三子论仁知”章生发的讨论
  后记
  王楷,1976年生于河南封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2008),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尤其用力于儒家伦理。迄今已在《国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中国哲学史》、  《哲学门》、.Dao:A Journal of Compartive Philosophy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佘篇。
  在传统儒学史观的背景下,荀子思想被归结为政治整合层面的外王之学。因此传统的荀学研究往往倾向于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展开阐释,而对荀子以道德人格为中心关切的修身学说未能给予应有的理论重视。本书立足道德哲学的基点从事荀学研究,取径于德性伦理学(virtue ethics)的理论进路,尝试对荀子的伦理思想做一种传统儒家修身哲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