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乳名宽一,名子城,又名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死后谧『文正』。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他科甲出身,授翰林院检讨,开始了漫长的仕宦生涯。一八四七年即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一八四九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此后九年中,遍兼兵、丁、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砥砺自己,他一面笃于修身,精研学,格物致知,雅好诗文,自成一格;一面又适应时势的要求,探讨解决内忧外患的治国方略,同时接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倡导洋务。
曾国藩作为一代中兴名臣、道德楷模和学术领袖,可谓德才学识兼备,深为近代以来许多人所推崇。其一生著述颇多,其中尤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可以这么说,在家训类著作中,能与《颜氏家训》分庭抗礼且影响力后来居上者,就是《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