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序言二
写在前面
叶琳昌小传与主要成就
1 系统工程
1.1 屋面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
1.2 防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
1.3 地下防水工程必须采取“多道设防、综合治理”
1.4 建筑防水工程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
1.5 “短命”建筑之多其因何?
1.6 防水设计要注意综合效益
1.7 关于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的建议
2 防水常识
2.1 土木工程定义与组成
2.2 土木工程特点与成就
2.3 防水、防水工程、防水工程学
2.4 影响防水工程的主要因素
2.5 水的特性与危害
2.6 水的作用力与渗漏路径
2.7 防水设计
2.8 防水材料与施工
2.9 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
2.10 环境激素及二嗯英危害
3 工程实践
3.1 主体结构质量与房屋渗漏有因果关系
3.2 温度应力是造成屋面渗漏的重要原因
3.3 排汽屋面实践效果
3.4 复合防水技术是发展方向
3.5 新产品推广要与施工工艺相结合
3.6 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
3.7 地下工程不宜单独采用结构自防水
3.8 细部构造是渗漏重灾区
3.9 “天衣无缝”后渗水从何而来
3.10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蓄水养护技术
3.11 山区地下室宜设置滑动层构造
3.12 傅振海“刚性防水抹面”技术探秘
3.13 北京十三陵水库为什么几度断流
3.14 上海地铁车站渗漏水为什么久治不愈
3.15 施工程序应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16 混凝土冻害问题日益严重
3.17 屋面结构坍塌酿成惨祸
3.18 “乘势利导、因时(地)制宜”的治水典范
3.19 种植屋面重在实效
3.20 低碳经济中的防水问题
4 市场经济
4.1 成立专业化防水工程公司大有必要
4.2 呼吁建立我国自主创新防水标准的建议
4.3 怎样培养防水创新型人才(之一)
4.4 怎样培养防水创新型人才(之二)
4.5 攻克渗漏“顽症”不能一蹴而就
4.6 规范市场要找准突破口
4.7 环境危机与防水问题
4.8 关于改变防水现状的5点建议
5 学习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认知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