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序遥感灾区冷热 杜鹃来春绽放——中国科学院慰问团赴四川地震灾区纪实 1“知识创新工程经验要向全国推广”——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暨奥运科技园区视察侧记 6大智之中还需大勇——记中国科学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在地震灾区显神威 10与知识创新工程风雨同行——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10年人生之路 16我国SOI技术产业化的火炬接力——记王曦及其团队发展历程 21科研布局调整中“美丽转身”——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年知识创新 27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奏响雄浑乐章——记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年 39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建设意义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答本报记者问 45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拾贝采珠 49地震灾害链研究,让我们国际联手——中日两国科学家就地震减灾防灾论剑成都 62塔河中下游生态跨世纪保卫战 75长年守望,以便更好地阻击——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所在”死亡之海”的治沙团队 79咦,科学? 怡,科学!——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科研信息化建设项目示范作用 85把论文写在长江上游坡耕地上——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重点项目启动的思索 99此处能起龙 腾飞邈云天——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在筹建中蓄势发轫 107山区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持续发展呼唤制定山区发展振兴规划 123“我们应注重自己培养未来的大师”——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英才班”的教育探索 131“纳米”纳博大百川“若水”若上善伊人——写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验收之际 137“湍流”正在这里蔚为壮观地形成——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 156但求慈航心中渡——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上篇) 161不著袈衣亦如来——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下篇) 172集中科院综合优势发展我国电动汽车——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发展态势掠影 183“金三角”的叙事与启示——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煤制乙二醇技术工业化 189金星在中国科技版图上闪耀——记中国科学院五个新建研究所的诞生 199在那离科学绝不遥远的地方——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科研信息化建设项目示范及推进 214创新2020:“脑”在清晰“成像”——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思考 234勤奋是最好的智慧——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纳米科学家赵宇亮 247繁华难现?蓓蕾初绽!——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展能源植物“小桐子”纪实 255读山:让我们眼光更深邃清澈——认识我国山地(山区)的独特与复杂性 269喊山:让我们心灵更感天应地——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286跋山:让我们前行更睿智英勇——振兴我国山地(山区)的举措和可行性 302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