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学论稿
作者:王宏印 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
丛书:高等学校翻译课程系列教材
页数:439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0133904
ISBN-10:7300133908
去豆瓣看看 导论自由出入于学科之间才能做大学问
——简论文史哲之间的入与出
第一辑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终结与更生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资料的整理与理论的阐释
第二节 融合创新之途:新译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译论
第三节 中西译论之间:昔日的文质与今日的直译意译辨析
第四节 中国翻译学建设十大问题与文化转向在译界的十大表现
第二辑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吸收与融合
第一节 借鉴西方传统:批评的概念与当下的趋势
第二节 翻译研究学派与中国当下的翻译学研究
第三节 传承与超越:关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翻译观
第四节 归化异化三论:从翻译策略到翻译过程的展开
第三辑 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的翻译及批评
第一节 国学之维: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第二节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英译略论
第三节 “合则流媚,乖则雕疏”:评孙大雨译唐人《书谱》
第四节 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及研究的三大任务——在第五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四辑 民族典籍翻译与评析
第一节 追寻远逝的草原记忆:《蒙古秘史》的复原、转译及传播研究
第二节 君王荣耀之镜,典籍外译的福音:《福乐智慧》英译本特点分析
第三节 作为领域和课题的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以维吾尔族宗教经典《福乐智慧》为例
第四节 远古英雄的传唱与回响:论藏蒙史诗《格萨尔》的域内翻译与世界传播
第五辑 西方经典的翻译与评析
第一节 世界文化典籍与西方文明视野中的人文精神
第二节 世界文化典籍汉译的理论、体例与技巧
第三节 ToBeorNottoBe:《哈姆雷特》译者序言
第四节 作家手眼,译家风韵——写在《赫兹列散文精选》评点后
第六辑 《红楼梦》及其翻译研究
第一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实现“《红楼》译评”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第二节 《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前言)
第三节 试论霍译《红楼梦》体制之更易与独创
第四节 吴宓《红楼梦》研究论纲
第七辑 汉诗英译、复杂汉译与杂合创作研究
第一节 如将不尽,以古为新:论《诗品》今译和英译中的人称变换
第二节 一语天然,常译常新:巴赫金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诗歌英译
第三节 《七湖诗章》与《刘彻》:杂合创作与复杂汉译
第四节 重铸雄奇瑰丽词,别求知音于异邦: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
第八辑 西北民歌与民间文学翻译研究
第一节 西北回响:让激情在黄土高原上燃烧
第二节 努力探索中国民歌走向世界的歌唱语言
第三节 西北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高建群小说《舐犊之旅》
英译论稿
第四节 诗意与写意——秦腔新编历史剧《西湖遗恨》唱词英译略论
第九辑 翻译批评的原理与理论建设
第一节 文化的分层概念与文学翻译批评基础
第二节 研究与批评: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论考察
第三节 文学翻译批评的文本、文体变异与互文性
第四节 笔墨当随时代:翻译笔法的本体论阐释与现象学描述
第十辑 翻译批评的个案分析与翻译家研究
第一节 译苑巨擘,艺坛慧眼:傅雷的文学语言观与译笔考辨
第二节 不屈的诗魂,不朽的译笔——纪念诗人翻译家查良铮逝世30周年
第三节 诗性智慧的探索——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
第四节 译事三味,甘苦一心:读刘士聪教授《翻译与鉴赏》兼谈散文翻译
余论回顾与迈进,择其善而固执者也
——关于当前学术研究的若干反思性意见
附录 王宏印主要论译著
王宏印,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博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翻译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天津)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中外文化典籍翻译与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诠释、文学翻译批评)。
《新译学论稿》是“高等学校翻译课程系列教材”丛书中的一本翻译理论教材。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在书中系统介绍了翻译学理论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却始终不离开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从传统译论研究谈至当今新译学的发展,框架清晰,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生动,是翻译专业本科生了解基础翻译理论以及研究生系统研究翻译学发展的绝佳学习教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