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心修身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中国自古讲求正心修身,并且将其列于齐家治国之前,足见其重要性。“正”就是不偏斜,平正,“正”需要从一个人的内心中求取,心正才能身正,正心才是万事之始;“修”就是去除自身的缺陷、欲念和冗杂的思想旁支,落得个干净利落,自自然然。正心修身为第一,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忙不失心,闲不失安
玉韫珠藏,才华须藏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克制自己,降伏邪魔
保持冷静,临变不乱
胸襟豁达,超凡脱俗
以德报德,以恩报怨
处乱不惊,临危不惧
虚怀若谷,淡泊名利
放下杂念,轻载上路
心静如水,减少欲望
明心见性,净化自己
去除邪念,抵制诱惑
第二章 养性延命人类生活在相应的环境中,必然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出世入世,忘情山水间;柳暗花明,悠然见南山。我们历史和文化的很多部分都是来源于自然的昭示,谦恭地面对、效法自然,不过分地苛求自然是我们民族巨大的精神源泉。具有神本形从,兼收并蓄,合修众术的态度,这是修养心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之道。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
穷且益坚,不堕高志
潇洒通脱,怡然自得
谨小慎微,乐善好施
六根清净,四大皆空
心无物欲,海阔天空
人法自然,智者主静
栽花养鹤,自得风雅
鸟语花香,物我两忘
忍苦耐劳,忍辱耐寒
纯朴真实,不失本色
磨炼心性,修炼人格
第三章 待人接物
为人要真诚,做事要随机应变,进退有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乃人间胜境,看不出它的美妙,是因为身在山中。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微妙有加。学会为人处世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慢慢学习和积累。多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取经,平时少说多听,多总结,多思考,自然会水到渠成。
欲速不达,以德服人
甘于淡泊,难得糊涂
……
第四章 处世应酬
第五章 言辞机巧
第六章 学问之道
第七章 职场进退
第八章 功名得失
第九章 评论是非
第十章 驾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