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第1版)
作者:(美)戈德史密斯,(捷克)马莱克 编著,何宁佳 主译
出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
页数:395
定价:56.00 元
ISBN-13:9787562150794
ISBN-10:7562150796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鳞翅目昆虫模型系统的进化框架
第二章 家蚕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 家蚕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第五章 蝴蝶翅模式的进化和发育遗传学——热带蝴蝶眼斑
第六章 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鉴定适应性基因的前景:一个蝴蝶色彩模式研究的案例
第七章 蝴蝶眼研究在分子和生理学上的新进展
第八章 鳞翅目昆虫的生物钟——从分子到行为
第九章 鳞翅目昆虫的化学受体
第十章 鳞翅目昆虫两性交流:交配行为的遗传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
第十一章 鳞翅目昆虫宿主范围的遗传学
第十二章 主要农作物害虫夜蛾属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第十三章 鳞翅目昆虫对杀虫剂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第十四章 烟草天蛾的先天免疫应答
第十五章 鳞翅目昆虫作为人类病原体的微型宿主和抗生素肽的来源
第十六章 体腔内毒素与鳞翅目害虫防治
第十七章 携带多分DNA病毒的寄生物与鳞翅目昆虫宿主的相互影响
第十八章 家蚕浓核病毒的抗性
后记
附录
玛丽安·戈德史密斯,美国罗德岛大学生命科学系主任、教授。她与福蒂斯·卡法托斯(Fotis Kafatos)一道在1988年发起成立了国际鳞翅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讨会。该研讨会每隔两到三年在希腊的克里姆帕里(Kolympari)召开,届时各国从事鳞翅目昆虫研究的科学家汇聚一堂,参加这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研讨会弗兰蒂塞克·马莱克:捷克共和国契斯凯巴德杰维契捷克科学院生物中心昆虫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南波黑米亚大学科学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教授。从1990年起成为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的研究员。当他在1991~1992年和1998年以洪堡学者的身份工作时,与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生物研究所的瓦尔特·特劳特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第1版)》详细描述了蝴蝶翅模式以及眼斑进化和发育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鳞翅目昆虫的化学受体系统、宿主范围、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作了详细的探讨,所著内容也涵盖了鳞翅目昆虫的免疫反应、昆虫毒素和病毒的相关知识,提出了现阶段害虫防治最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