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合物
1.1.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1.2.1 原子轨道和八隅体
1.2.2 共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
1.2.3 分子轨道理论
1.2.4 键长、键角和键能
1.2.5 键的极性
1.2.6 孤对电子和形式电荷
1.3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式
1.4 共振论简介
1.5 有机化合物中比共价键弱的作用力
1.5.1 范氏力
1.5.2 氢键
1.6 有机分子内的张力
1.7 有机化学中的酸和碱
1.7.1 质子理论
1.7.2 电子理论
1.8 电子效应、立体效应和主客效应
1.8.1 诱导效应
1.8.2 共轭效应
1.8.3 超共轭效应
1.8.4 立体效应
1.8.5 溶剂和溶剂效应
1.9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1.10 有机反应的表示方式和符号应用
1.11 怎样学习有机化学
习题
第2章 饱和烃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2.2 烷烃的命名
2.2.1 烷基的概念
2.2.2 烷烃的命名
2.3 烷烃的结构
2.3.1 甲烷的结构和碳原子轨道的sp3杂化
2.3.2 其他烷烃的结构
2.4 烷烃的构象
2.4.1 乙烷的构象
2.4.2 丁烷的构象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2.6.1 取代反应
2.6.2 氧化反应
2.6.3 异构化反应
2.6.4 裂化反应
2.7 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
2.7.1 烷烃的来源——石油和天然气
2.7.2 烷烃的制法
2.8 环烷烃
2.8.1 环烷烃的命名
2.8.2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8.3 环烷烃的来源和制备
2.8.4 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习题
第3章 立体化学
3.1 对映异构和四面体碳
3.2 偏振光和分子的旋光性
3.3 对称元素和手性
3.4 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
3.5 比旋光度
3.6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6.1 手性分子的表示方法
3.6.2 Fischer投影式
3.6.3 Cahn-Ingold-Prelog次序规则和R/S命名
3.6.4 外消旋体和外消旋化
3.7 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
3.8 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8.1 非对映异构体
3.8.2 内消旋体
3.9 对映异构体的性质
3.10 外消旋体的拆分
3.11 产生手性中心的反应(工):前手性碳原子上的卤化反应
3.12 同分异构现象小结
习题
第4章 烯烃
4.1 烯烃的命名和结构
4.1.1 烯烃的命名
4.1.2 乙烯的结构
4.1.3 烯烃的异构和Z/E标记法
4.2 烯烃的物理性质
4.3 烯烃的化学性质
4.3.1 亲电加成反应
4.3.2 自由基加成反应
4.3.3 硼氢化反应
4.3.4 与卡宾的反应
4.3.5 a-H的反应
4.3.6 氧化反应
4.3.7 还原反应(催化加氢)
4.3.8 复分解反应
4.3.9 聚合反应
4.4 烯烃的制法
4.4.1 烯烃的工业制法
4.4.2 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习题
第5章 炔烃二烯烃
5.1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5.2 炔烃的结构
5.3 炔烃的物理性质
5.4 炔烃的化学性质
5.4.1 三键碳上氢原子的弱酸性
5.4.2 加成反应
5.4.3 氧化反应
5.4.4 聚合反应
5.5 炔烃的制备
5.5.1 乙炔的生产
5.5.2 由二元卤代烷制备炔烃
5.5.3 由金属炔化物制备炔烃
5.6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5.7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特性
5.8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5.8.1 1,2-加成和1,4-加成
5.8.2 双烯合成与电环化反应
5.8.3 二烯烃的聚合——合成橡胶
5.9 周环反应
5.9.1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5.9.2 电环化反应
5.9.3 环加成反应
习题
第6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6.1 质谱
6.1.1 基本原理
6.1.2 分子离子峰
6.1.3 分子离子的碎裂
6.1.4 质谱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6.2 紫外光谱
6.2.1 基本原理
6.2.2 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6.3 红外光谱
6.3.1 基本原理
6.3.2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6.4 核磁共振谱
6.4.1 1HNMR基本原理
6.4.2 化学位移
6.4.3 1HNMR积分曲线
6.4.4 1HNMR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6.4.5 1HNMR谱图的解析
6.4.6 13CNMR
习题
第7章 芳烃及非苯芳烃
第8章 卤代烃
第9章 醇、酚和醚
第10章 醛和酮
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第13章 糖
第14章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
第15章 核酸
第16章 有机合成
主题词索引
西文人名索引
有机化合物的氢、碳核磁共振波谱峰值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