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心理教育
今天,我们教给学生什么?
——心理教育与心理学教育
不说话的“教材”有哪些?
——隐性课程对心理教育的影响
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心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怎样让学生“心动”?
——别让心理教育变成传统思想教育
课堂如何“动”起来?
——合理组织心理教育课堂活动
心理小测验就能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吗?
——心理教育中的误区
你看到学生的成长了吗?
——心理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与考核
第2篇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说教吗?
——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说得到就能做得到吗?
——让学生行为道德化
道德教育是否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
——道德教育应倡导主流价值观
一张试卷能掂量出学生的道德水平吗?
——探究道德教育评价方式
怎样让道德教育生动起来?
——道德教育活动的设计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利用好道德两难问题
品德教材有多厚?
——整合德育资源,强化教育效果
第3篇 法律教育
法律知识与法制观念,孰轻孰重?
——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养成教育
这样的案例是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吗?
——选择法律案例的具体要求
今天,学生体验、感悟、提高了吗?
——法律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操作策略
合作学习,学生需要分享的是什么?
——把握法律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引用案例,多多益善?
——法律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拓展延伸,岂能无度?
——摆正教材在法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4篇 国情教育
时事教育成为“鸡肋”了吗?
——新课改形势下时事教育的应对策略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怎么办?
——正确处理思品课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能否不以成人之心度学生之腹?
——让国情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传统,我们如何坚守?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手段、方法的分析和运用
情境主题合作式教学就是如此简单吗?
——国情教学中实施主题合作教学的策略
研究“研究”,如何“研究”?
——国情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