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第一章 隐逸思想渊源
  第一节 《周易》中的隐逸思想
  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二、审时度势与士人的行藏出处
  第二节 老庄与道家的隐逸思想
  一、功成、名遂、身退:老子的隐逸思想
  二、无功、无名、无己:庄子的隐逸思想
  第三节 孔孟与儒家隐逸思想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三、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第二章 先秦:隐逸文学之孕育成形
  第一节 《诗经》中被解读成隐逸的作品
  一、贤者隐以自乐,不求于外
  二、招隐诗
  三、赐归诗
  四、拒招隐诗
  第二节 《论语》中几个关于隐士的片段
  一、楚狂接舆
  二、长沮、桀溺
  三、荷篠丈人
  第三节 屈骚中的“自疏”与隐逸文学的萌芽
  ……
  第三章 两汉:隐逸文学之渐成规模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隐逸文学之初步繁荣
  第五章 陶渊明:隐逸文学之不朽丰碑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