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式增长的微观解读
  第一章 躁动·大度
  躁动是急迫,大度是宽容,并不计较些许的得失。《对话》节目因其定位的精英化与经济视角,往往能够捕捉到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并对这些历史时刻进行定格与记载。
  题记
  一元顾问
  平安保险的海外军团
  节目后记
  第二章 向往·感慨
  向往的含义可以很多、很露骨、很坦白,也可以很暧昧、很含蓄。
  向往是对外而言,感慨是对自己而言的一种表情,是一种有距离的比对,同时也是因不易而生出的表情。
  题记
  珠海宣言--中国声音,世界表情
  相约博鳌
  节目后记
  第三章 警惕·欢喜
  既警惕着,又欢喜着,想象着这样的表情,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让盯着它的人,这样矛盾着、挣扎着……拿得起,放不下。
  题记
  互联网,请让我来帮助你
  孩子该不该上网
  节目后记
  第四章 激情·自知
  激情:强烈激动的情感;自知:认识自己;自己明了,自然知晓。
  强烈的情感一定是远离平庸,当这样的情感燃烧起来,那一定会让人不能小视、难以忘怀,正因为不是平常所具有的,所以才格外珍贵。同时,自知也是非常重要,会引导你站在坚实的土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坐标。
  题记
  归国创业
  非洲的商业诱惑
  节目后记
  第五章 困惑·收获
  困: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惑: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这样两个字组在一起多有意思!身陷艰难痛苦或严重“背”的环境中,同时还不明白对还是不对,心中一点底都没有,七上八下的。困惑本身也是收获吗?
  题记
  洋管理水土不服
  和光变法
  一个企业的跨国姻缘
  节目后记
  第六章 一唱·三叹
  有的为其目标的艰难而叹,有的为其过程漫长而叹,有的只为相见而叹,有的只因一种缘分而叹。这叹中有伤感、有失落、有悲愤、有无奈……更多的是混杂,各种心情、心绪、心境的混杂,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题记
  海外归来
  中小企业板块:钱从何处来
  节目后记
  第七章 探索·割舍
  探索什么?为什么探索?割舍什么?为什么割舍?人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或组织或国家带来希望、利益、进步的人。要割舍的也许是利益?名誉?或是特别状态下的什么东西?能不能割舍,也是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之大,最好找的是人,最难找的是人才,别看一字之差,差别大矣。
  题记
  吴士宏空降之后
  龙永图谈人才
  你是人才吗
  节目后记
  第八章 自信·抗争
  人不自信,何人信之?关于贸易争端,在这个问题上,《对话》栏目可谓浓墨重彩,不仅关注而且重视,更是一种抗争,即使在多年之后回顾,也要为栏目的远见喝彩。
  题记
  直面反倾销
  中国彩电重返欧盟
  相信中国制造
  节目后记
  第九章 自省·主动
  自省:自行省察,自我反省。自己审察自己,自己反省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说所写的一种观察、一种质疑,主动,体现出的是一种改进的渴望、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美好的努力。
  题记
  接轨双行线
  家族企业的传承
  告诉你一个当代的中国
  节目后记
  第十章 对话·较量
  教育的师祖孔子在中国可是享有“圣人”的待遇与封号的。所以,谈论教育,中国也是比较有底气的国家。
  题记
  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校长对话
  北京大学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对话
  节目后记
  第十一章 痛苦·无奈
  改革与开放,带来的不仅是荣光,也有痛苦与无奈,小到个人如宗庆后,大到国家之重地钢铁行业;与世界接轨,得来的也不全是发展与增长,更有利益的缠斗与压迫及制约。
  题记
  宗庆后的“中国式离婚”
  国际定价权谁说了算
  节目后记
  第十二章 追问·思索
  为什么这么执著地想知道真实的原因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太重视了,太看重了,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与信赖。追问的过程,也是充满思索的过程。
  题记
  中国印度 合作进行时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大部制的国际化解读
  火炬传递了什么
  节目后记
  第十三章 优越·智慧
  做完一件事情,结果大大超过预期,这就是优越的含义,那么优越的表情里也包含着许多含义吧?有喜悦、有难忘、有泪水、有艰辛,还要加上智慧。
  题记
  赛场外的奥运冠军
  玩具闯入互联网
  节目后记
  第十四章 开明·舒畅
  打开心扉,心事放在桌面,开明其实是一种心态,宽容,有雅量。舒畅其实就是一种状态了,也许就是与开明相伴而生,接受、适应、乐观,没有障碍地相处。
  题记
  与狮子共舞
  当达沃斯走进中国
  与沃尔玛谈判
  节目后记
  第十五章 仰望·睿智
  仰望在这里不是崇拜,是一种态度,是学习。睿智的表情,更是一种心向往之、努力而为的神情。
  题记
  看病也标准
  诺奖学者的中国公开课
  节目后记
  特别记忆:华尔街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