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研究方案设计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环境变迁理论
1.3.2 文化变迁理论
1.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1.3.4 生态文化理论
1.3.5 保护生物学理论
1.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研究方法设计
1.4.1 研究方法总论
1.4.2 景观格局分析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4.5 问卷调查法
1.4.6 生态足迹分析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化景观变迁的理论探索
2.1 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与发展
2.1.1 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背景
2.1.2 文化景观遗产的诞生
2.1.3 文化景观遗产的发展
2.2 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内涵
2.2.1 景观、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
2.2.1.1 景观内涵
2.2.1.2 文化景观
2.2.1.3 景观文化
2.2.2 文化景观遗产
2.2.2.1 定义
2.2.2.2 种类
2.2.2.3 将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3 文化景观的理论方法
2.3.1 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
2.3.2 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
2.3.3 文化景观构成和类型
2.3.4 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2.4 文化景观的研究展望
第三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环境背景及其研究述评
3.1 庐山文化景观的环境背景
3.1.1 古地理环境
3.1.1.1 庐山的形成
3.1.1.2 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
3.1.2 自然环境背景
3.1.2.1 地理位置
3.1.2.2 地质地貌
3.1.2.3 水文水系
3.1.2.4 气候气象
3.1.2.5 土壤类型
3.1.2.6 植被分布
3.1.2.7 动物资源
3.1.3 人文环境背景
3.1.3.1 历史沿革
3.1.3.2 社会生活
3.1.3.3 经济状况
3.2 庐山研究回顾与展望
3.2.1 庐山文献分析与比较
3.2.1.1 论文的数量与水平
3.2.1.2 论文作者的分析
……
第四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变迁过程
第五章 庐山文化景观分类评价
第六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变迁机制
第七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