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机磷农药的不同成分及其毒理
第一 农药溶剂的毒性及中毒表现
第二 与有机磷杀虫剂毒理学相关的生理学
第三 有机磷杀虫剂毒理学
第四 对有机磷农药不同成分毒性认识的临床意义
第2章 急性中毒临床症状的病理机制及意义
第一 肺部哕音的发生及临床意义
第二 出汗现象的发生及意义
第三 瞳孔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 皮肤特征变化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 心率变化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第六 血压变化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第七 肌束颤动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第八 呼吸衰竭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第九 血红蛋白尿的发生原理
第3章 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与阿托品散瞳试验
第一 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第二 阿托品散瞳对照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第4章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分级方案
第一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传统分级方案
第二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新的分级方案
第三 亚临床中毒的诊断标准
第四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诊断依据
第五 临床中毒的分级方案
第5章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特效解毒药
第一 抗胆碱药
第二 重活化药
第6章 阿托品用法新方案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 传统阿托品治疗方案存在的问题
第二 亚临床中毒的治疗方案
第三 轻度中毒的治疗方案
第四 中度中毒的治疗方案
第五 重度与极重度中毒的治疗方案
第六 对新旧阿托品疗法临床资料的分析
第7章 阿托品中毒的判断与预防
第一 目前阿托品中毒判断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 判断阿托品中毒的新标准
第三 合理使用阿托品的新概念
第四 阿托品中毒的预防
第8章 不同抗胆碱药的药理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第一 不同抗胆碱药的药理学特征
第二 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应用
第9章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其他治疗措施
第一 去甲肾上腺素与酚妥拉明配伍治疗中枢性循环衰竭
第二 降低迟发性神经毒性与细胞毒性损害的措施
第三 预防急性呼吸衰竭的措施
第四 预防呼吸骤停引起猝死的措施
第五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10章 救治过程中常见“反跳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第一 突发性肺水肿
第二 突发性呼吸衰竭
第三 迟发性猝死
第11章 不同途径中毒的治疗方法
第一 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的治疗
第二 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