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笠堂笔记
作者:何昌林 著
出版:天津杨柳青画社 2011.9
页数:244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807387343
ISBN-10:7807387343
去豆瓣看看 一个把魂扔在大凉山的人邓风
王朝闻题词
王朝闻先生给何昌林的信函摘录
我的辣子沟
辣子沟的护林人
辣子沟的火枪手
辣子沟看杀牛
辣子沟最远的一个寨子
辣子沟是生态的
辣子河
豪爽的彝家人
马脚子
男女厕所要分开
农民的演出
凉山的喝酒方式
杀狗吃肉的日子
十样景
又见十样景
盐源有座公母山
一辈子都漂亮的彝人
彝海钓鱼
彝人的茶和酸菜
有个女孩叫医院嫫
在彝乡,赶场就是过节
真正的民间故事
屙野屎
松林里的生日聚会
走马泸沽湖
寻找磨房沟电厂的水源
吃肉的豪情
即将消失的地莫村
到布拖过原生态的火把节
风流山下
公社医生
三十年前的矿山工人
瀑布也温泉
猪道主义
彝乡旧情
重返辣子沟
故土及其他
我的家乡并不美
我心中的圣母
据说是神仙
想起鸡蛋的美好
我家来了一对斑鸠
在军垦农场的日子
对“白面锅魁”的永恒记忆
在亚丁,我向神山跪拜
荒凉的美景
在四千多米的高原看日落
紫石关有个“高大全”
一个叫明凤的女孩
怀念美学大师王朝闻
不要把自己的伤痛展示给人看
签名也设计
美女是大众生活的佐料
回到文化
钢炭的意义
火的民族火的艺术
凉山彝人的伞
用彝人的眼光看生活
用画家的眼光重新认识民族文化
农耕文化和都市文化
古镇是女人
后记
何昌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编审(正高级职称)1943年生于四川新都,祖籍广东梅县。1969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从事美术辅导和美术创作工作。1985年调入四川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82年创作的组画《火把节》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佳作奖”。1984年创作的组画《彝寨即景》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1984年创作的大幅屏画《凉山风情》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牌奖。1987年作品《午餐》入选“中国现代版画展”赴日本展出。2003年出版《何昌林画集》。2009年出版《何昌林画集·山水卷》。2010年出版《国画名家经典——何昌林》。
何昌林,画家,是我见过的把大凉山彝家生活画得最传神的画家。近年,他在画画的闲暇也写些散文和随笔,这些笔记体式的文字读来很是有趣,内容大多是他在大凉山的生活经历、逸闻趣事。忍俊不禁之余,总想把它推荐给读者。于是,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我任编辑的《四川文艺报》开辟以他画室为名的《顶笠堂笔记》专栏。专栏反响甚好,报纸增色,编辑有脸。画家不但把水灵灵的阿咪子和黏达达老木苏都画得活色生香,还把文章也写得妖里妖气。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