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就业歧视的制度与实践:来自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启示
作者:林燕玲 主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8
页数:421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509722626
ISBN-10:7509722624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反就业歧视:特点和启示
一 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反就业歧视项目概述
二 反就业歧视的环境和条件
三 推动反就业歧视的两股力量
四 关于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讨论
五 如果没有平等观念,歧视会改头换面
六 本书的结构和体例
第一编 台湾地区
第一篇 台湾地区反就业歧视,促进工作平等研究报告
一 台湾地区反就业歧视的背景和发展概述
二 台湾地区反歧视的法律框架及专门法律
三 台湾地区反歧视的机构及其对歧视的处理
四 非政府组织对台湾地区反歧视的推动
五 经典案例
六 台湾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与借鉴
第二篇 台湾地区性别工作平等制度考察报告
一 台湾地区性别工作平等权保护的立法框架
二 性别工作平等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
三 性别工作平等法的主要内容
四 台湾地区性别工作平等权保护的制度与实践
五 台湾地区性别工作平等制度的特点、评价及影响
六 台湾地区反就业歧视制度对祖国大陆的借鉴意义
第三篇 台湾地区禁止残障歧视的法律制度
一 台湾地区残障歧视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台湾地区禁止残障歧视法律形成的背景
三 台湾地区禁止残障歧视法律的适用范围
四 台湾地区禁止残障歧视法律的实施机构
五 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权益的保障
六 台湾地区禁止残障歧视法律的实施情况
第四篇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及申诉途径
一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机构
二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案件的提起、时效和举证责任
三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四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程序
五 台湾地区就业歧视个案的报道
六 台湾地区反就业歧视对祖国大陆立法的启示
第五篇 台湾地区反歧视非政府组织初探
一 台湾地区NGO的概况
二 台湾地区推动反歧视的主要:NGO
三 台湾地区:NGO的作用分析
四 台湾地区反歧视考察引发的反思
……
第二编 香港地区
第三编 韩国
第四编 菲律宾
林燕玲,法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标准项目顾问和培训专家。从事劳动关系与工会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比较和工人权利意识。主要研究成果有《国际劳工标准》(2002),《国际劳丁标准》(2007),《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人权利意识的演进和培育》(2009),《德国工厂之旅》(2010)等著作和“中国工人权利意识的发育状况及其原因分析”、“论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国家担当”、“批准和实施《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国际劳工组织消除就业歧视的劳工标准”论文等。
反就业歧视的开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反就业歧视的力量来自何方?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应该怎样建立?公民的平等观念应如何植入?《反就业歧视的制度与实践:来自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启示》选择与中国大陆有相似历史渊源和儒家文化背景的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韩国,对反就业歧视的制度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反就业歧视的制度与实践:来自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启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是反就业歧视的必要条件;政治上的解禁为公民争取社会平等提供了契机和土壤。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工作平等中应起主导作用;民间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推动不可或缺;国际社会的合作是促进反就业歧视的外部条件;真正实现工作中的平等,需要唤醒公众的权利和平等意识,每个公民需自觉抛弃自己内心的偏见。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