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
1.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简史
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完整体系
1.2.1 对生物分子进行分析鉴定
1.2.2 对生物分子进行人工合成
1.2.3 对生物分子进行人工改造
1.2.4 对生物分子进行功能研究
1.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
1.3.1 电泳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1.3.2 DNA重组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扩展
1.3.3 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未来医学领域的前景
1.3.4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申的重要地位
从组织中分离纯化生物高分子——高分子制备技术
2.1 预处理和细胞的分离
2.1.1 选择材料及预处理
2.1.2 细胞的分离
2.2 细胞破碎及细胞器分离
2.2.1 细胞破碎
2.2.2 细胞器的分离
2.3 分离与纯化
2.3.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2.3.2 核酸的分离纯化
2.3.3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3.4 核酸的浓度、纯度测定和完整性鉴定
2.4 生物高分子提纯后的处理
2.4.1 样品的浓缩
2.4.2 样品的干燥
2.4.3 样品的保存
2.5 实验项目——蛋白质的盐析与透析
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技术
3.1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3.1.1 光的性质
3.1.2 光谱
3.1.3 Lambert-Beer定律
3.2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3.2.1 光源
3.2.2 分光系统
3.2.3 样品室
3.2.4 检测器
3.2.5 显示器
3.3 常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3.1 721e型分光光度计
3.3.2 722s型分光光度计
3.3.3 Sp-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4 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
3.4.1 溶液的定性分析
3.4.2 溶液的定量分析
3.5 实验项目
3.5.1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3.5.2 脲酶Km值测定
3.5.3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法)
3.5.4 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3.5.5 激素对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
3.5.6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
3.5.7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
将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分开——层析技术
4.1 层析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4.2 层析技术概述
4.2.1 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4.2.2 层析技术的分类
4.2.3 层析技术的基本要求
4.3 吸附层析
4.3.1 吸附层析的原理
4.3.2 吸附层析的操作
4.4 分配层析
4.4.1 纸层析的原理
4.4.2 纸层析的操作
4.5 凝胶过滤层析
4.5.1 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
4.5.2 凝胶过滤层析的特征常数
4.5.3 凝胶过滤层析的常用介质
4.5.4 凝胶过滤层析的操作
4.5.5 凝胶过滤层析的应用
4.6 离子交换层析
4.6.1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
4.6.2 离子交換剂
4.6.3 离子交换层析的操作
4.6.4 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
4.7 亲和层析
4.7.1 亲和层析的原理
4.7.2 亲和层析的操作
4.8 实验项目
4.8.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4.8.2 转氨酶的活性鉴定——薄层层析法
4.8.3 核苷酸的分离——离子交換柱层析法
4.8.4 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亲和层析法
4.8.5 血清蛋白质的层析分离——分子筛层析法
分离带电粒子的有效手段电泳技术
5.1 电泳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5.2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5.3 影响泳动率的因素
5.3.1 溶液的pH
5.3.2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5.3.3 电场强度
5.3.4 电渗作用
5.4 电泳技术的种类
5.4.1 纸电泳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5.4.2 凝胶电泳
5.4.3 等电聚焦电泳
5.4.4 双向电泳
5.4.5 核酸电泳
5.4.6 印迹转移电泳
5.5 实验项目
5.5.1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5.5.2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
5.5.3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5.5.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5.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5.5.6 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酶切产物的电泳鉴定
利用离心场沉降高分子——离心技术
利用碱基互补探查核酸序列——分子杂交技术
微量DNA体外扩增——PCR技术
阅读遗传天书的第一步——测序技术
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
21世纪的生命科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酵母双杂交等技术
科学发展的不竭源泉——技术创新
确保实验技术的最佳效果——实验室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