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书叶漫评
艺术家的童心
——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猛虎与蔷薇
——读余光中散文
蓝田日暖玉生烟
——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
寂寞学术悲凉人生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不是我,是风?
——读《反思郭沫若》
同样是书生
——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文化的良心
——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
可贵是书生
——读袁鹰《两栖人语》札记
那一代人的幸与不幸
——读袁鹰《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
胡耀邦的常识理性
——读满妹《思念依然无尽》
柔和的心与柔和的美
——读《严文井选集》
圆融贯通见学问
——读《南怀瑾讲演录》
良心、血性PK昏庸、腐败
——评王开林《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
不只是图一时嘴皮子快活
——评潘多拉杂文
“唯一律”之外的真声音
——评《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
更高的规律
——读《瓦尔登湖》
存在:虚无抑或不朽?
——米兰·昆德拉读解
平山的饥饿精神
——读平山郁夫《悠悠大河》
居里夫人的清贫与富有
——读《居里夫人传》
第二辑:读史随笔
“战国四公子”得失谈
谏的悲剧
论狂狷
生趣盎然
欺人与欺天
谋略催人老
排队割阴茎的另一面
言官如狗
推诿有术
又见皇帝穿新衣
骨鲠精神一脉承
最是从容不易学
侠义情怀不是梦
张居正三题
仿《道德经》五百言
读史札记
有聊才读书
阅读:时尚与经典
文字与生命
第三辑:回到鲁迅
鲁迅的热闹及其他
回到鲁迅
细节中的鲁迅
鲁迅论敌的态度气量和出息
鲁迅去世七十周年祭
媚俗的年代缺乏思想
杂文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辑:大家风采
宿儒本色季羡林
气和心暖
——追怀季羡林先生
“打油高手”杨宪益
那个勤勉的清洁工走了
——悼林公
“愤老”已去,“孤本”长存
——怀何满子先生
周汝昌:红楼无限情
草婴:用翻译唤醒人性的光辉
袁行霈:儒雅的师长
永不掉队的高莽
韩静霆的“情”、“色”、才、气
第五辑:学人访谈
生生不息其命维新
——访学者任继愈
读史使人明智
——访学者王春瑜
守望精神的田园
——访学者叶朗
诗是你在世界上消失不了的声音
——牛汉谈诗
把字镀上阳光
——金波谈儿童文学
有容乃大
——访陈平原
第六辑:序与跋
《拍案不再惊奇》后记
《生命深处的文字》后记
聆听大师
——《智慧的星空》自序
《游与思》自序
从历史中打捞一把盐
——《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自序
从四大名医的医德说起
——《京城四大名医》后记
风景深处有一颗美的心灵
——序孙继泉《农历的日子》
为“活化石”立传
——序赵仁东《银杏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