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作者:刘祖云 主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9
页数:292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09725689
ISBN-10:7509725682
去豆瓣看看 上篇 香港五类弱势群体概况
第一章 香港贫困群体概况
第一节 贫困群体的整体规模
第二节 贫困群体的主要构成
第三节 贫困群体的结构变化
第二章 香港失业群体概况
第一节 失业群体的界定标准
第二节 失业群体的主要构成
第三节 失业群体的从业分布
第三章 香港女性弱势群体概况
第一节 女性弱势群体的界定
第二节 女性弱势群体的构成
第三节 女性弱势群体的特点
第四章 香港残障群体概况
第一节 残障群体的界定
第二节 残障群体的构成
第五章 香港老年群体概况
第一节 香港老年群体规模
第二节 香港老年群体构成
中篇 香港五类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六章 香港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系统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贫困救助的构成体系
第三节 贫困救助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 香港失业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一节 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社会支持内容与方式
第三节 社会支持体系特点
第八章 香港女性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一节 政府支持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支持
第九章 香港残障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一节 政府支持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支持
第三节 其他方面支持
第十章 香港老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一节 香港模式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香港模式的基本特征
下篇 香港与内地社会支持模式比较
第十一章 香港与内地失业群体社会救助模式比较
第一节 社会支持主体构成的差异
第二节 社会支持资金来源的差异
第三节 社会支持服务内容的比较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十二章 香港与内地女性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比较
第一节 社会支持形式比较
第二节 社会支持内容比较
第三节 小结与思考
第十三章 香港与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模式比较
第一节 社会支持来源比较
第二节 社会支持方式比较
第三节 社会支持内容比较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十四章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救助模式比较
第一节 救助内容比较
第二节 救助主体比较
第三节 救助对象比较
第四节 救助经费来源比较
第五节 救助水平比较
第六节 小结与思考
后记
刘祖云,男,1954年11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任中山大学国家985工程项目《港澳社会研究》负责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先后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学士、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和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专家。先后牵头创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本科点、硕士点,武汉大学博士点和省级重点学科。先后主持国家985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寸料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 分化 和谐》、《企业社会学新论》、《社会交往新论》等学术专著,主编了《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转型解读》、《社会学概论》、《发展社会学》等专业教材,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术论文近百篇。
《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香港模式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探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由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构成。上篇分析了香港贫困群体、失业群体、女性弱势群体、残障群体、老年群体等五种弱势群体的规模、构成、分布及特点,从而勾勒出香港弱势群体的整体状况;中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香港社会为其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内容、方式及特点,从而揭示了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中香港模式的丰富内容;下篇分别从其社会支持主体、社会支持形式、社会支持内容等方面比较分析了香港与内地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进而探讨了香港模式对内地的启示或借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详实、资料丰富,是一部集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