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系列教材·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目 录
引 言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三次浪潮
一、20世纪30年代的救亡型报告文学
二、20世纪50年代的建设型报告文学
三、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型报告文学
第一章 报告文学:文体必要与现代资质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趋同性和异质性
第二节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现代特质
第二章 转进路线: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的开启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的开掘姿态
第三章 文化身份:文化生成与身份位移
第一节 文化生成:三重参照
第二节 身份位移:原因与启示
第四章 主题样态:以改革为基调的多元模式
第一节 改革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总体基调
第二节 救赎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主体愿景
第三节 几种代表性主题模式
第五章 题材范型:以民本为元素的多向展开
第一节 不倦的话题:"三农"题材
第二节 沉重的应对:生态诉求
第三节 渴望的目光:教育关怀
第四节 艰辛的抵抗:反腐意志
第六章 文体格调:现代品格与艺术维度
第一节 现代文学品格
第二节 多元艺术维度
第七章 转进指向:日趋自觉的发展理路
第一节 批判理路:由"审父"到自审
第二节 参与理路:由边缘到中心
第三节 叙事理路:由聚焦到散点
第四节 传播理路:由一元到多维
第八章 回顾与前瞻:挑战中的希望
第一节 挑战:不应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 希望:新世纪可能的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20世纪30年代的救亡型报告文学
二、20世纪50年代的建设型报告文学
三、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型报告文学
第一章 报告文学:文体必要与现代资质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趋同性和异质性
第二节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现代特质
第二章 转进路线: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的开启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的开掘姿态
第三章 文化身份:文化生成与身份位移
第一节 文化生成:三重参照
第二节 身份位移:原因与启示
第四章 主题样态:以改革为基调的多元模式
第一节 改革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总体基调
第二节 救赎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主体愿景
第三节 几种代表性主题模式
第五章 题材范型:以民本为元素的多向展开
第一节 不倦的话题:"三农"题材
第二节 沉重的应对:生态诉求
第三节 渴望的目光:教育关怀
第四节 艰辛的抵抗:反腐意志
第六章 文体格调:现代品格与艺术维度
第一节 现代文学品格
第二节 多元艺术维度
第七章 转进指向:日趋自觉的发展理路
第一节 批判理路:由"审父"到自审
第二节 参与理路:由边缘到中心
第三节 叙事理路:由聚焦到散点
第四节 传播理路:由一元到多维
第八章 回顾与前瞻:挑战中的希望
第一节 挑战:不应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 希望:新世纪可能的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