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中的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研究
作者:于良春 等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8
丛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页数:538
定价:90.00 元
ISBN-13:9787514103618
ISBN-10:751410361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重要创新、主要突破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 行政性垄断的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 竞争、垄断与行政性垄断
第二节 行政性垄断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行政性垄断的分类
第四节 转轨经济中行政性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三章 行政性垄断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行政性垄断测度的基本思路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行业性行政垄断的测度方法
第四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测度方法
第四章 行业性行政垄断的测度
第一节 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界定
第二节 行业性行政垄断测度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典型行业中的行政性垄断程度测算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测度
第一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第二节 指标说明及测算方法
第三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测算
第四节 转型时期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1985~2006年
第五节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行业性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效率分析指标的分解与说明
第二节 电力行业内行政性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三节 电信行业内行政性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石油行业内行政性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五节 铁路行业内行政性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
第三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的产业效率
第四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
第五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与宏观经济运行
第八章 行政性垄断的形成原因及维持机制
第一节 行政性垄断产生的特殊背景
第二节 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第三节 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第九章 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分析
第一节 转轨制度特征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第二节 打破行业性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打破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
附表 地区性行政垄断测度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于良春教授,男,1959年12月出生,山东省蓬莱市人。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名师。 现任山东大学出版社社长、山东省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研究基地主任、山东大学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山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为美国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从事了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多次受国外同行邀请,访问荷兰王国 蒂尔堡大学、以及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日本山口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建立了广泛的 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转轨经济中的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研究》首先对行政性垄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界定,深入分析行政性垄断的形成原因、维持机制和表现形式;然后构建转轨经济中行政性垄断研究的ISCP分析框架,并以ISCP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提出测度和辨识行政性垄断的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分析方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一套相对稳定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国内市场的行政性垄断进行测度和辨识,准确把握转轨时期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动态演进和发展趋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产业效率、宏观效率等方面对行政性垄断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和度量;最后,提出打破行政性垄断、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政策建议,为转轨时期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提供系统的改革思路和配套措施,为有关法律的实施提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