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家墨宝:黄庭坚书诸上座贴

内容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时年六十一岁。他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长于诗词创作,开创了江西诗派。
他曾历事神宗、哲宗、徽宗,仕至吏部员外郎。但其仕途坎坷,多次遭到贬谪。在书法上,他与蔡襄、苏轼、米芾被称为“宋四家”。他楷、行、草俱佳,尤善草书,曾自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年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汲取前人优点,力创新奇,在中国书法史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无符年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黄庭坚以怀素狂草书法,为友人李任道录写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写下这一皇皇巨作《诸上座帖》。此长卷纵三十三厘米,横七米有余,满纸行云流水,结体移形变位,字迹俯仰欹侧。此作虽满纸云烟,飞花乱坠,但点画周到圆满,字势动静统一,可谓其登峰造极之作。
他曾历事神宗、哲宗、徽宗,仕至吏部员外郎。但其仕途坎坷,多次遭到贬谪。在书法上,他与蔡襄、苏轼、米芾被称为“宋四家”。他楷、行、草俱佳,尤善草书,曾自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年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汲取前人优点,力创新奇,在中国书法史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无符年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黄庭坚以怀素狂草书法,为友人李任道录写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写下这一皇皇巨作《诸上座帖》。此长卷纵三十三厘米,横七米有余,满纸行云流水,结体移形变位,字迹俯仰欹侧。此作虽满纸云烟,飞花乱坠,但点画周到圆满,字势动静统一,可谓其登峰造极之作。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