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作者:张丽娟 著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011.11
页数:224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10421778
ISBN-10:7510421772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
1. 善解童心
2. 从小开始,为孩子心理健康添砖加瓦
第二章 破解孩子行为密码,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1.哭--怎样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动机信号
2.微笑--从“无心”到“有意”
3.易受惊吓--怎样为孩子营造适宜成长的环境
4.吃手--关注孩子的另类饥渴 .
5.喜欢鲜艳的色彩--如何满足孩子视觉发展需要
6.爱照镜子--培养孩子自我意识需注意什么
7.拿什么吃什么--孩子为何要“品尝”世界
8.怕生--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社交恐惧
9. 爬--让孩子更加优秀的关键之路
10.撕书--如何把撕书变成一种学习
11. “扔东西”-- “扔”也能得到成长
第三章 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让孩子尽快“单飞”
1.不肯松手独自走--怎样让孩子勇敢地迈出人生第一步
2.偏食--纠正方法要得当
3.不和小朋友玩--正确看待孩子的社会性
4.喜欢推倒搭好的积木--家长应怎么处置孩子
5.什么都是“我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6. 黏妈妈--积极应对孩子的依恋行为
7.什么都要“自己来”--哪些事情可以给孩子“放权”
8.好动--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9.公共场合撒泼哭闹--家长如何巧解围
第三章 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让孩子尽快“单飞”
1.不肯松手独自走--怎样让孩子勇敢地迈出人生第一步
2.偏食--纠正方法要得当
3.不和小朋友玩--正确看待孩子的社会性
4.喜欢推倒搭好的积木--家长应怎么处置孩子
5.什么都是“我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6. 黏妈妈--积极应对孩子的依恋行为
7.什么都要“自己来”--哪些事情可以给孩子“放权”
8.好动--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9.公共场合撒泼哭闹--家长如何巧解围
第四章 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如何营造和谐亲子关系
1.和家长“对着干”--您是否了解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2.不愿分床睡--孩子多大和父母分床合适
3.不要洗脸--弄清孩子拒绝的理由
4.做事磨蹭--适当让孩子体验后果
5.喜欢说“不”--先让孩子说声“好”
6.见什么“买”什么--怎样让孩子学会等待
7.爱生气、发脾气--让孩子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8. 破坏玩具--合理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9.太爱看电视--“度”的把握是关键
10.不愿意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五章 看行为知心理,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1. 爱问“为什么”--如何做孩子思考的引导者
2. 不愿去幼儿园--正确对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3. 轻易放弃--兴趣班该不该坚持
4. 男孩也爱哭--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
5. 玩游戏“输不起”--如何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6. 害怕怪兽--如何赶走孩子的恐惧
第六章 读懂孩子心声,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1. 沉迷于电脑游戏--如何让孩子自己关上电脑
2.要什么就要马上得到--培养孩子自控力
3.不懂感恩--如何让孩子学会施爱
4.“人来疯”--多方入手培养孩子控制力
5. 做事情三心二意--如何让孩子拥有持之以恒的动力
6. 不敢尝试--如何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第七章 塑造高尚人格,父母要从心理学中找法宝
1.说谎--培养孩子诚信的几个重要环节
2.任性--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管教
3. 打人--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4. 自卑--增强自信从体验成功开始
5. 不守时--如何为孩子建立时间观念6
6.“小气”和“抠门”--怎样教孩子用合理方式维护权益
第八章 掌握 8 种教育艺术,做最好的家长
1. 蹲下来--怎样和孩子建立同理心
2. 赞美--言之有物且用词恰当
3. 亲子游戏--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4. 放手--让孩子拥有成长的机会
5. 保持童心--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陪伴者
6.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让孩子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倾听和表达
7. 别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让孩子接纳自己
8. 乱给孩子“贴标签”--别忽视了孩子的可塑性
后记
张丽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后攻读于中科院心理研究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和河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曾担任新闻记者、教师和电视节目主持人。
多年来,她以一个新闻记者的敏锐视角,洞察着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至亲微妙关系,致力于妈妈对孩子心理与行为影响的研究。同时,作为一位妈妈,她曾多次参加和组织有关儿童心理研究的沙龙活动,在探索科学教养方法上收获颇丰,其独到新颖的教养观点,得到众多妈妈的认同和赞赏。如今,她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好朋友,更是被妈妈们推崇的一位“聪明妈妈”。
其代表作有:《聪明孩子从聪明妈妈开始》《好妈妈管孩子就这样简单》等。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从0-6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行为心理,并为妈妈提供了解决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极具指导性,旨在让所有爱孩子的妈妈都能够通过孩子的行为明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心理动向,给予孩子真爱和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