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章
历史经济人
人、经济人都是一定历史时空的,一切反映经济人的情、理、言、行的科学都是经验的历史科学,我国著名学者周谷城说,历史就是记录,记录前面是史实,记录的后面是史学。用孔子话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史学可分为向后看和向前看两种不同含义的历史观:《史记》可说是狭义历史观,而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则是广义历史观。人类历史有多重划分,将人、经济人的历史可划分为神祗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在人的时代中又可细化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在自由全面发展中应正确处理好个人、群体和人类之间同心圆式的经济关系;人都在社会历史各种群体组织中生存和发展,因此,正如人从动物演变为人经过劳动和语言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样,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样需要经过劳动和语言的沟通、交流和推动。而反映、概括和表述这一历史活动过程的有多种学科,其中经济学科同样是一门经验的历史科学。
一、人、经济人都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生存和发展
二、人类从神祗时代经过英雄时代走向人的时代
三、在人的时代: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个人发展有限性和人类发展无限性是互为前提的
五、劳动和语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思维形式
第二章
自然经济人
人类起源并始终生存活动于大自然之中,并在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之中不断转换,人类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崇拜自然、掠夺自然和协调自然三大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界动物之间关系,由于人由动物进化而来,人往往以动物为神、为役、为友、为饰、为敌;由于人性自私、贪婪和疯狂招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金融大萧条的惩罚;人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要和谐发展应向动植物学习,胡杨、三文鱼的生存拼搏精神令人深思和惊叹,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人性化经济理念更值得人们传承和弘扬。人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应选择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统一的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与此同时,人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生存需要中心主义而选择与动植物共存共荣的伦理思维方式。
一、人类起源并始终生存活动于大自然境域之中
二、经济人以动物为神、为役、为友、为饰、为敌的多面性
三、胡杨、三文鱼的生命力与拼搏精神令人深思和惊叹
四、西方经济人的贪婪“两手”:对外用大炮和黄油,对内用大棒和胡萝卜
五、“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仍然是当代经济人的醒世名言
六、人类从崇拜自然、掠夺自然开始向协调自然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
劳动经济人
人类历史是一部劳动和劳动者的发展历史。西方经济学有过劳动价值、效用价值和稀缺价值三种主要价值思路的经济人,其中斯密的“只有劳动,能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价值”、“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是斯密经济人的主体精神,学界以“看不见的手”作为斯密经济人的化身无疑是以部分替代整体、个别代替一般,未必符合斯密的原著精神。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核心,而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和枢纽,马克思经济人是发展的,19世纪40年代用异化劳动、50年代用劳动价值、60年代用剩余价值劳动作为劳动经济人,他还打算创
作一部名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而“人格的物化和物的人格化”、“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和“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则是马克思制定经济人的三重理论思维形式,并据此诠释了资本和劳动、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既斗争又合作关系的实质、特点和前途。斯密和马克思为我们探索劳动经济人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一、人类历史是一部劳动和劳动者的发展历史
二、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灵魂和核心
……
第四章 阶级经济人
第五章 民族经济人
第六章 制度经济人
第七章 社会经济人
第八章 艺术经济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