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以上海、北京、南京为中心
作者:牛锦红 著
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0
页数:235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09331583
ISBN-10:7509331587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简要回顾
一、礼制思想为主导的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思想
二、古代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回顾
三、古代城市双重规划管理体制的传统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特点与启示
一、礼制思想注重城市规划主干法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二、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制度注重城市规划案件中的调节作用
三、古代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刑事性突出
四、师法自然、注重环境保护的法律文化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在城市近代化中面临的问题
一、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制度的负面影响
二、古代城市双重规划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
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发展的起步(1840-1911)
第一节 以租界为主的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上海为考察对象
一、上海租界之始的城市规划状况
二、近代初期城市规划法律思想的传播
三、近代初期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四、上海早期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以都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转变——以北京为考察对象
一、近代北京城市规划法律文化受到的内外冲击
二、清末北京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良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城市独立法律地位的确立
一、清末全国的城市自治风潮
二、地方自治与近代中国城市独立法律地位的确立
三、地方自治团体对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贡献——以上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初步形成(1912-1927)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演变
一、北洋政府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成立与运行
二、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成立与运行
三、北京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成立与运行
四、南京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成立与运行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前期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活跃阶段(1928-1937)
第五章 国民政府后期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定型(1938-194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牛锦红,女,生于1974年5月,山东菏泽人。201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获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苏省法史研究会理事。2004年9月至今,在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与法理学等。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图核心等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以上海、北京、南京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发展的起步(1840-1911)、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初步形成(1912-1927)、国民政府前期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活跃阶段(1928-1937)、国民政府后期城市规划法律文化的定型(1938-1949)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