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大学的底线
  大学排行榜和北大的“亚洲第一”
  回归“学本位”
  学术评价制度往哪里去?
  地方大学要办出特色和个性
  博士生论文的质量为何下降?
  追问“大学何为”?
  “近亲繁殖”还要行多久?
  可怕的不是布帘遮住的“神龛”
  大学不能没有核心价值
  遥望西南联大传统
  北大学生扔鸡蛋何以引来哗声一片?
  到北大旁听早巳是一种传统
  大学校长的底线
  第二辑  教育的泡沫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失率
  大学生“求职”压倒“求知”——从一份“求职账单”到调查公司的生意
  “重点班”将寿终正寝吗?
  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误区
  比论文格式化更可怕的是思维格式化
  青春光环下的阴影
  对大学生流行“不读书”的困惑
  为什么90%以上的科研成果无实际价值?
  高学历的“通货膨胀”
  大学生为什么不能端盘子?
  为什么把“考上大学”当成终点?
  读大学何以成了投资行为?
  告别状元情结
  为什么女大学生不反对做“周末二奶”?
  为短命的历史课本致哀
  第一学历崇拜
  “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教育背景
  第三辑  站在文化的十字路口
  我心中的人间胡适
  文学要有底线关怀——在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读胡发云的长篇小说《如焉》
  “红学”不过是泡沫
  文学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
  第四辑  学习做公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