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概述
一、资源及其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三、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四、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价格
五、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属性和作用
一、中药与中药资源
二、中药资源的属性
三、中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及其学科任务
一、中药资源学
二、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药资源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四、中药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中药资源的构成
第一节 中药资源的物质构成及分类
一、中药资源的自然物质构成
二、中药资源的社会属性类别
三、按生产特点和来源划分的类别
四、本草典籍中药物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基原植物构成
一、低等植物中的药用植物类群
二、苔藓和蕨类植物中的药用植物类群
三、药用裸子植物类群
四、药用被子植物类群
第三节 中药资源的基原动物与矿物构成
一、动物类中药资源
二、矿物类中药资源
第三章 我国的中药资源
第一节 中药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
一、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
二、我国的气候和土壤
三、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和植被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与中药区划
一、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
二、中药区划的基本方法和分区系统
三、中药区划分区的资源特征
第三节 我国的道地药材资源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及特征
二、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发展
三、道地药材资源的分布
第四章 中药资源调查
第一节 中药资源野外调查方法
一、中药资源调查的分类
二、野外调查工作技术方法
三、野外调查工作基本内容
四、药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
五、药用动物资源野外调查
第二节 中药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
一、调查资料的标准化与归类处理
二、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保存
三、撰写调查报告
第三节 “3S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3S技术”的概念
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简介
三、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简介
四、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简介
五、“3S”技术集成及应用简介
第五章 中药资源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中药资源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一、生物代谢与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
二、乙酸途径形成脂肪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三、莽草酸途径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和苯丙素类
四、甲羟戊酸途径和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形成的萜类和甾体
第六章 中药资源评价
第七章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第八章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九章 中药资源管理
第十章 中药资源分种各论举要
附篇:中药资源学教学实习指导
附录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附录二 我国进出口监管的部分药用濒危野生动植物名录
附录三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
附录四 中药资源及其生产和商贸活动图片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