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阮元评传
作者:陈居渊 (作者)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6
丛书: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页数:655
定价:54.00 元
ISBN-10:7305046523
ISBN-13:9787305046520
去豆瓣看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焦循评传
序言 走出考据时代的努力:乾嘉之际思想与学术的转折
第一章 焦循的家世与生平
一 诗书传世人家:扬州北湖焦氏
二 游幕与科举:从泛游鲁浙到会试受挫
三 家居与著述:由半九书塾到蛰居雕菰楼
第二章 古经意义的新探索
一 三释《毛诗》
二 重评《孑L传》
三 崇尚《礼记》
四 体悟《论语》
五 质疑《左传》
第三章 经学理念的多元化
一 著述与考据
二 实证与贯通
三 自得其性灵
第四章 传统算学的再创造
一 理本自然
二 名后法先
三 数先形后
第五章 易学的经典性名著
一 四圣同言说
二 忠恕一贯说
三 迁善改过说
第六章 易学的新象数范式
一旁通与时行
二 当位与失道
三 相错与比例
四 乘方与天元
五 齐同与比例
六 假借与转注
第七章 易学的道德理想论
一 立人之道与乐天知命
二 寻求和谐与大同世界
第八章 焦循易学的历史评价
一 汉代易学的拓展
二 象数易学的形变
三 易学史上的奇葩
第九章 审美情趣的个性化
一 扬花抑雅的戏曲论
二 形意相合的时文论
第十章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
一 三合与长生
二 形法与术数
三 堪舆学批判
第十一章 晚年学术思想:《孟子正义》的易学诠释
一 通变神化之道
二 感而遂通之性
三 合天地之大人阮元评传
阮元评传
第一章 阮元的家世与少年
一 科甲鼎盛人家:扬州北湖阮氏
二 尚武与崇文:由蒙学到还是读书堂
三 游幕与科举:从幕僚到少年翰林
第二章 阮元的宦海生涯和文化学术活动
一 视学山东、浙江与编纂《山左金石志》、《经籍篑诂》和《畴人传》
二 巡抚浙江、江西与创立诂经精舍、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三 总督两广、云贵与创建学海堂、汇刻《皇清经解》
四 荣归故里与《文选楼丛书》
第三章 阮元的思想与学术
一 重塑乾嘉经学典范
二 实事求是的新内涵
三 相人偶的仁学思想
四 节性礼治的性命论
五 选择汉宋兼采之路
六 学海堂的文笔之辨
附录
焦循年表
焦循现存著作新考
阮元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陈居渊,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上海,1952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68年插队江苏吴江县务农。1979年回到苏州。1982年进入苏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其间曾师从沈延国先生治学。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主要研究焦循易学,导师朱维铮教授,1989获硕士学位。同年直升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主要研究明清诗歌与阳明学,导师章培恒教授,199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留复旦大学古籍所工作。2001年转调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文献学的教学和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与中国易学史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易学史”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课程。2003年起,被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自任现职以来,出版了学术专著(包括导读、点校)十部,其中《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学术论文近五十余篇,其中《论乾嘉汉学的更新运动》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完成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二项,目前正在完成中的还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与复旦大学“金穗”项目。
《焦循阮元评传》力图从清代乾嘉之际思想与学术转折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焦循的生平事迹、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和主要代表性著作的分析和评介,勾勒出焦循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全貌。焦循是清代乾嘉之际的著名学者,被誉为“一代通儒”。由于他学问精深、广博,特别是他对《周易》的创造性研究,近百年来,很少有人对他进行专门的研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