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作者:何光汉 (作者)
出版: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7
页数:333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227038399
ISBN-10:7227038394
去豆瓣看看 自序:宁夏,我的第二故乡
诗歌习作编
睡吧,宝宝
雁的旅程
我想起了你们
我决不会把这一天轻易地忘怀
在前进的道路上
琴弦和心弦
趵突泉
挑土的姑娘
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
银川南郊素描
雨后的早晨
钻天杨
银川春景
梭梭
题雕塑“非洲人民的愤怒”
念徐匡而自勉
听首都迎春诗歌朗诵实况广播
歌唱宁大
巨大的火炬——观电影《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
敬爱的郭老
您和鲁迅
您和歌德
您和蔡文姬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献给张志新同志
新闻橱窗前的缅想
张海迪颂
六盘吟
我心中的六盘
山村篝火
欢乐的小河
水磨
题词——为中专同学的通信录而作
评论散文编
“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谈诗歌构思的独创性
新诗在前进
要尊重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否定小说《灵与肉》的同志争鸣
讴歌花的历史,花的时代——喜读严阵的诗集《花海》
“把每个细胞都化作音符”——读高深的诗歌新作
“做击水的人,唱奋进的歌”——评肖川的诗歌新作
读《论文化和艺术》
评《北大荒之恋》
漫谈茅盾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一部颇有新意的现代作家研究专著——评《张天翼小说论稿》
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恋歌和战歌——读郭沫若的《炉中煤》和艾青的《煤的对话》
附:《炉中煤》(郭沫若)和《煤的对话》(艾青)
悲愤化成的诗篇——读臧克家的《炭鬼》
附:《炭鬼》(臧克家)
论张武的小说创作
访贾平凹
欢快的旅途
“九歌传四海,一死足千秋”——悼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同志
长江三峡杂记
夜晚,银川并不宁静
致友人的一封信
超常搭配:一种强化和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段
“把心交给读者”——巴金老人剪影
我国性学领域的拓荒者——访刘达临教授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初访回族女作家霍达
为繁荣宁夏的散文创作而努力——1994年《朔方》散文巡礼
读《为狼正名》有感
一封迟发的信
同学为我过六十岁生日
附:为六十岁生日而干杯(罗北雁)
“编辑老师,您在哪里?”
城乡飞鸿——1977年参加隆德县好水公社路线教育的家书
重访水磨
沈师傅,走好!
致中专同学
难得的聚会
初游羲皇故里的印象
相聚在北京
在北京过五一
大学同学聚会
社里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去石嘴山市旅游
我们永远怀念你
我又恢复了活力——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前前后后
银川制药厂的故事
致江之浒和魏挽淑的一封信
后记
何光汉,男,1938年7月18日生,北京人,满族。中共党员。宁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室主任兼总编辑助理,编审。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1958年毕业于沈阳制药工业学校.同年9月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制药厂工作。1963年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调干生),1967年毕业。1972年调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历任校对、编辑、文艺编辑室主任、总编室主任兼总编辑助理。1998年8月退休。业余时间写作发表了诗歌、评论和散文40篇左右。退休后又喜好书法和绘画,自娱自乐。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这里《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稻田》和《打夯歌》反映了银川制药厂初建时的艰苦劳动过程,书中的作品不仅仅是作者对个人写作道路的回顾,而是他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缅怀,因此《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取名为《珍藏的记忆》!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