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503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它在当时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却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意义和价值,它注定并已经载入人类艺术发展的史册而彪炳千古。这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一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创作。
第二章 《蒙娜丽莎》之谜
这奇特而又美丽非凡的面孔震撼了所有的参观者,并使他们陷入了迷惑之中。这个微笑需要解释,它也确实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没有一个能使人感到满意。经历了几乎四个世纪的时光,蒙娜丽莎依然让那些曾久久凝视她的人谈论着,甚至对她失魂落魄,就让这成为不解之谜吧。
第三章 芬奇镇的神童
在这个没有束缚或者说没有人管束的小村子里,达·芬奇自由自在地游荡着,大自然让他兴味盎然,乡间的一切都让他着迷: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又为什么这些动植物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性?他充满好奇地观看蜘蛛织网捕食,看蚂蚁排着队把谷粒搬回洞穴,看黄昏成群结队飞回钟楼的乌鸦……
第四章 维罗其奥画室
达·芬奇跟随父亲皮耶罗,一起坐着马车,沿着托斯卡纳山区崎岖的道路,颠簸着朝佛罗伦萨而去。故乡被抛在了身后,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已经画上句号,展现在他面前的佛罗伦萨,又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呢?
第五章 《最后的晚餐》
这十二个人由于年龄、性格和身份的不同,他们的表情。
也迥然各异。他们在询问、在愤怒、在痛苦、在惊慌,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而耶稣在中间,摊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表现出平静淡漠的神情。
第六章 百科全书式的发明家
最丰富多彩的天赋,奇迹般地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美丽的外表,优雅的风度和少见的天才,兼备得如此完美,以至于使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那样的非凡,而将所有的其他人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第七章 画圣母像的圣手
事实上,与他的《蒙娜丽莎》一样,达·芬奇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圣母像的创作,在于他心中有着无法割舍也无法化解的“恋母情结”。他在她们身上寄予着对母爱的深切眷念,寻求着内心的慰藉。于是,在他笔下的圣母形象,总是那样纯情温柔,那样亲切怡人,这原本就是达·芬奇心目中的母亲的形象。
第八章 “达·芬奇密码”:手稿解密
仅从达·芬奇的这些未完成的手稿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预言未来世界的伟人。难怪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如果达·芬奇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第九章 “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组成的“文艺复兴三杰”,为人类艺术史树起了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后人评价他们说:达·芬奇是“深”,米开朗基罗是“大”,拉斐尔是“美”。
第十章 最后的日子
他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段文字是:“我们总是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未来只为我们准备一样东西——一切希望的破灭。当我认为我是在学着活着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学着去死罢了。”他怀着如此巨大的悲哀,迎接死亡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