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缘起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
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
——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
解析蒙古史诗传统的五个维度:诗章/典型场景/诗行/程式/语域
史诗的文本形态与异文研究的问题取向:以“勒俄”的语义学解诂为主线
圣母故事的经验化讲述
——粤西冼夫人信仰的书写传统与口头传统
“传承”中的满族说部
Religion与宗教:分析范畴与本土概念
浙江温州拜经仪式的时间制度
华夏衣冠:明代朝鲜使臣眼中的妈祖信仰
——以《燕行录》为中心
龙牌会:一个乡村民间信仰组织的当代变迁史
民俗学的笛卡尔沉思(上)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申论
赫尔德与“(人)民”概念的再认识
民俗学和人类学相距究竟有多远?
透过民俗学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的多元时间性及其在中东欧的未来
新民俗学之后?
——2010年国际民俗学者组织暑期学校巡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