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知识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第二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三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与抗焦虑药
第二节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四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五节 镇痛药
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七节 中枢兴奋药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第四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五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六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咳药
第二节 祛痰药
第三节 平喘药
第七章 消化系统药
第一节 助消化药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三节 止吐药及胃肠动力药
第四节 泻药和止泻药
第五节 治疗肝胆疾病药
第八章 泌尿系统药物
第一节 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
第九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第一节 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第二节 抗贫血药
第三节 血容量扩充药
第四节 升高白细胞药
第十章 糖类、盐类及酸碱平衡调节药
第一节 糖类
第二节 盐类
第三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
第十一章 抗变态反应药
第一节 抗变态反应药
第二节 钙盐
第十二章 子宫收缩药及舒张药
第一节 子宫收缩药
第二节 子宫舒张药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药物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四节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第十四章 维生素与酶类药物
第一节 维生素类药
第二节 常用酶类药
第十五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生素
第三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五节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七节 消毒防腐药
第十六章 抗寄生虫病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第四节 抗肠道蠕虫药
第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第十八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第十九章 诊断用药
第一节 X线造影剂
第二节 超声造影剂
第三节 器官功能检查用药
第二十章 特殊解毒药
第一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
第二节 苯二氮革类镇静催眠药中毒解毒药
第三节 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第五节 抗蛇毒
第六节 灭鼠药中毒及解救药
下篇 实训指导
实践部分
第一部分 药物的一般知识和处方知识
第二部分 药学服务技能实训
第三部分 药理学实验
实验1 常甩实验动物的选择、提持、编号和给药方法
实验2 尼可刹米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理作用比较
实验3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4 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实验5 磺胺甲恶唑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实验6 药物血浆浓度半衰期测定
实验7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8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实验9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实验10 传出神经药对兔瞳孔的影响
实验11 麻醉药物的基本作用
实验12 普鲁卡因和丁卡因毒性比较
实验13 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14 氯丙嗪的镇静作用
实验15 氯丙嗪的降温作用
实验16 镇痛药物的镇痛作用(化学刺激法)
实验17 镇痛药物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实验18 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
实验19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
实验20 普萘洛尔的抗心肌缺氧作用
实验21 可待因的镇咳作用
实验22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实验23 药物的体外抗凝血作用
实验24 硫酸镁急性中毒及钙剂的解救作用
实验25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实验26 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钙剂的对抗作用
实验27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中英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