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
作者:邹东涛 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8
定价:75.00 元
ISBN-13:9787509736081
ISBN-10:7509736080
去豆瓣看看 绪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BⅠ 总报告
B.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齐头并进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进程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助推器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教训与重点难点
第四节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BⅡ 专题篇
B.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的困局
第四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
B.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历史经验
B.4 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节 简单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城镇化建设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机理
第三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困难
第四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B.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第一节 就业与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2002年以来就业方面取得的进展
第三节 总结我国的就业政策
第四节 我国就业方面存在的问和挑战
第五节 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B.6 收入分配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影响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
第三节 包容性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B.8 医疗卫生改革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卫生事业发展十年成就(2002- 2012年)
第三节 未来医改工作展望
B.9 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B.10 房地产市场调控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B.11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B.12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B.13 后记
邹东涛,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人才工作局专家,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大学先后攻读物理学和经济学。在京历任国家体改委中国改革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深圳研究院院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研究,主要著作有《经济竞争论》、《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邹东涛讲诺思》等2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中国改革攻坚丛书》、《哈佛模式全书》等丛书150余卷。提出和论述了“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等思想。
欧阳日辉,国民经济学博士、财政学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任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副主任(副处级),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经济学、经济史。出版专著2部、合著2部、主编或参与编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作《宏观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10余项,其中,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著《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1978-2008)》(邹东涛、欧阳日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获第六届全国先进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奖著作奖特等奖,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指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动力。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民为本,让全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最大限度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梦想,在和谐世界中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