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分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作者:李靖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8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509736777
ISBN-10:7509736773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理论篇
第二章 对现有分工理论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古典分工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研究
第三节 新古典分工理论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分工的解释
第五节 竞争优势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解释
第三章 新型产业分工的类型、特征与效应
第一节 分工演变趋势与新型产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 新型产业分工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新型产业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
第四节 新型产业分工下的产业关联
第五节 新型产业分工的效应分析
第四章 新型产业分工形成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分析框架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动力机制
实证篇
第五章 从传统分工走向新型产业分工
第一节 我国产业分工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新型产业分工战略的提出
第六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衡量指标与方法
第二节 区域选择和范围界定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状况
第四节 汽车产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工状况
第七章 我国纺织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纺织产业链在我国的总体分工状况
第二节 宁波服装产业链分工状况
第八章 推动新型产业分工与空间均衡的政策
第一节 促进新型产业分工的政策
第二节 跨区域协调的均衡政策
参考文献
李靖,女,1978年生,山东临沂人。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获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获区域规划学学士学位。参加国家重大课题10余项,出版合著4部、译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不但源于最初的自然地理羞异,更因不同时期的地区发展战略得以强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区域凭借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得到优先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寻求哪个或哪些区域脱颖而出,而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
要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必须打破现有以竞争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引导建立新型产业分工,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功能专业化,并通过跨区域沟通与协作,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