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作者简介
第1章绪论1
11风力发电的进展1
12光伏发电的进展3
13并网变换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关键要素4
参考文献4
第2章光伏逆变器结构5
21简介5
22由H桥拓扑派生出的逆变器结构7
221基本全桥逆变器7
222H5逆变器(SMA)10
223HERIC逆变器(Sunways)12
224REFU逆变器14
225带有直流旁路的全桥逆变器——FBDCBP(Ingeteam)16
226全桥零电压整流器——FBZVR18
227派生自H桥的拓扑小结20
23由NPC拓扑派生出的逆变器结构20
231中点钳位型(NPC)半桥逆变器20
232Conergy NPC逆变器22
233派生自NPC的逆变器拓扑小结24
24典型光伏逆变器结构24
241带有高频变压器的H桥升压型光伏逆变器24
242带有低频变压器的升压型逆变器24
25三相光伏逆变器25
26控制结构56
27结论及未来趋势展望27
参考文献28
第3章光伏并网标准30
31简介
32国际标准30
321IEEE 1547分布式发电并网标准30
322IEC 61727电力设备接口特性30
323VDE 012611安全31
324IEC 61000电磁兼容性(EMC低频)32
325EN 50160公共配电系统电压质量32
33电网异常状态时的响应特性33
331电压偏差34
332频率偏差34
333恢复并网34
34电能质量34
341直流电流注入35
342电流谐波35
343平均功率因数36
35反孤岛的要求36
351IEEE 1547/UL 1741对反孤岛的定义37
352IEC 62116对反孤岛的定义38
353VDE 012611对反孤岛的定义38
36小结39
参考文献39
第4章单相功率变换器的电网同步41
41简介41
42单相系统的电网同步技术42
421采用傅里叶分析的电网同步42
422采用锁相环的电网同步48
43基于正交信号的相角检测方法54
44一些基于正交信号发生器的PLL58
441基于T/4传输延时的PLL58
442基于Hilbert变换的PLL58
443基于反Park变换的PLL59
45一些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PLL63
451改进型PLL64
4522阶自适应滤波器65
4532阶广义积分器67
454基于2阶广义积分器的PLL71
46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73
461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的分析75
47小结81
参考文献81
第5章孤岛检测84
51简介84
52检测盲区85
53孤岛检测方法概述86
54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88
541过/欠频率和过/欠电压检测法88
542相角跳变检测法(PJD)89
543谐波检测法(HD)89
544被动式检测法比较93
55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93
551频率漂移法94
552电压漂移法99
553电网阻抗估算法100
554基于锁相环的孤岛检测法103
555主动式孤岛检测法比较108
56小结110
参考文献110
第6章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结构112
61简介112
62风力发电系统结构113
63并网变换器拓扑116
631单单元变换器(VSC或CSC)117
632多单元变换器(交错式或级联式)121
64风力发电系统控制123
641发电机侧控制124
642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127
65小结129
参考文献129
第7章风机系统的并网要求131
71简介131
72并网标准的演变132
721丹麦134
722德国134
723西班牙135
724英国135
725爱尔兰136
726美国136
727中国136
728小结136
73正常工作情况下的频率和电压偏移137
74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有功功率控制138
741功率限制输出138
742频率控制140
75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无功功率控制141
751德国141
752西班牙143
753丹麦143
754英国143
755爱尔兰143
756美国144
76电网扰动下的运行状况144
761德国144
762西班牙146
763美国西部电力协调委员会149
77并网规范中有关谐波的探讨150
78未来趋势150
781本地电压控制151
782惯性模拟(IE)151
783功率振荡阻尼(POD)151
79小结151
参考文献152
第8章三相功率变换器的电网同步153
81简介153
82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三相电压矢量154
821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不对称电网电压158
822瞬时电网故障、电压跌落160
823电压跌落的派生162
83不对称及畸变电网条件下的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165
84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169
841双同步参考坐标系169
842解耦网络170
843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的分析171
844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的结构和响应174
85双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DSOGIFLL)177
851双2阶广义积分器的结构178
852双2阶广义积分器与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的关系178
853对应于双2阶广义积分器的锁频环180
854双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的响应181
86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第9章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控制185
91简介185
92变换器的模型186
921L滤波器逆变器的数学模型186
922LCL滤波器逆变器的数学模型189
93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控制190
931直流母线电压控制190
932通过交流电流控制实现的直流母线电压级联控制192
933PI控制器的调节194
934基于PI的电压控制设计实例196
94电压定向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198
941同步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开环控制199
942同步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闭环控制200
943静止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开环控制200
944静止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闭环控制202
945基于虚拟磁通的控制202
946直接功率控制203
95离网、微电网、下垂控制和电网支撑206
951无负载分配的并网/离网运行206
952带可控储能装置的微电网运行208
953下垂控制209
96小结211
参考文献212
第10章电网故障情况下的并网变换器控制214
101简介214
102不对称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变换器的控制技术概述215
103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控制结构220
1031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解耦双同步坐标系电流控制器220
1032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谐振控制器228
104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功率控制231
1041瞬时有功无功控制(IARC)232
1042正序和负序控制(PNSC)233
1043平均有功无功控制(AARC)235
1044对称的正序控制(BPSC)236
1045IARC、PNSC、AARC和BPSC策略的性能比较237
1046灵活正序和负序控制(FPNSC)240
105带电流限制的灵活功率控制241
1051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电流矢量轨迹242
1052三相电流的瞬时值244
1053各相最大电流的估计245
1054最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设定点的估计248
1055灵活正序和负序控制的性能249
106小结254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并网滤波器设计257
111简介257
112滤波器拓扑258
113设计注意事项259
114LCL滤波器与电网相互作用的实例263
115谐振问题和阻尼方案267
1151无阻尼电流控制环的不稳定性267
1152电流控制环的无源阻尼268
1153电流控制环的有源阻尼271
116滤波器的非线性特性273
117小结277
参考文献277
第12章并网电流控制279
121简介279
122并网电流谐波标准280
123独立调制的线性电流控制281
1231平均化技术281
1232PI控制282
1233无差拍控制285
1234谐振控制287
1235谐波补偿291
124调制技术298
1241单相调制300
1242三相调制301
1243多电平调制304
1244交错调制308
125电流控制型变换器的运行限制条件310
126实例311
127小结314
参考文献314
附录316
附录A三相系统的空间矢量变换316
A1简介316
A2频域中的对称分量316
A3时域中的对称分量317
A4静止参考坐标系下的αβ0分量320
A5同步参考坐标系下的dq0分量321
参考文献322
附录B瞬时功率理论322
B1简介322
B2时域内单相系统功率定义的起源324
B3多相系统有功电流的起源325
B4多相系统功率电流的瞬时计算327
B5pq理论329
B6任意多相系统的广义pq理论331
B7改进的pq理论331
B8三相功率系统的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333
B9小结334
参考文献335
附录C谐振控制器336
C1简介336
C2内模原理336
C3dq坐标系下PI控制器与αβ坐标系下PR控制器的等效性337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作者简介
第1章绪论1
11风力发电的进展1
12光伏发电的进展3
13并网变换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关键要素4
参考文献4
第2章光伏逆变器结构5
21简介5
22由H桥拓扑派生出的逆变器结构7
221基本全桥逆变器7
222H5逆变器(SMA)10
223HERIC逆变器(Sunways)12
224REFU逆变器14
225带有直流旁路的全桥逆变器——FBDCBP(Ingeteam)16
226全桥零电压整流器——FBZVR18
227派生自H桥的拓扑小结20
23由NPC拓扑派生出的逆变器结构20
231中点钳位型(NPC)半桥逆变器20
232Conergy NPC逆变器22
233派生自NPC的逆变器拓扑小结24
24典型光伏逆变器结构24
241带有高频变压器的H桥升压型光伏逆变器24
242带有低频变压器的升压型逆变器24
25三相光伏逆变器25
26控制结构56
27结论及未来趋势展望27
参考文献28
第3章光伏并网标准30
31简介
32国际标准30
321IEEE 1547分布式发电并网标准30
322IEC 61727电力设备接口特性30
323VDE 012611安全31
324IEC 61000电磁兼容性(EMC低频)32
325EN 50160公共配电系统电压质量32
33电网异常状态时的响应特性33
331电压偏差34
332频率偏差34
333恢复并网34
34电能质量34
341直流电流注入35
342电流谐波35
343平均功率因数36
35反孤岛的要求36
351IEEE 1547/UL 1741对反孤岛的定义37
352IEC 62116对反孤岛的定义38
353VDE 012611对反孤岛的定义38
36小结39
参考文献39
第4章单相功率变换器的电网同步41
41简介41
42单相系统的电网同步技术42
421采用傅里叶分析的电网同步42
422采用锁相环的电网同步48
43基于正交信号的相角检测方法54
44一些基于正交信号发生器的PLL58
441基于T/4传输延时的PLL58
442基于Hilbert变换的PLL58
443基于反Park变换的PLL59
45一些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PLL63
451改进型PLL64
4522阶自适应滤波器65
4532阶广义积分器67
454基于2阶广义积分器的PLL71
46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73
461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的分析75
47小结81
参考文献81
第5章孤岛检测84
51简介84
52检测盲区85
53孤岛检测方法概述86
54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88
541过/欠频率和过/欠电压检测法88
542相角跳变检测法(PJD)89
543谐波检测法(HD)89
544被动式检测法比较93
55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93
551频率漂移法94
552电压漂移法99
553电网阻抗估算法100
554基于锁相环的孤岛检测法103
555主动式孤岛检测法比较108
56小结110
参考文献110
第6章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结构112
61简介112
62风力发电系统结构113
63并网变换器拓扑116
631单单元变换器(VSC或CSC)117
632多单元变换器(交错式或级联式)121
64风力发电系统控制123
641发电机侧控制124
642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127
65小结129
参考文献129
第7章风机系统的并网要求131
71简介131
72并网标准的演变132
721丹麦134
722德国134
723西班牙135
724英国135
725爱尔兰136
726美国136
727中国136
728小结136
73正常工作情况下的频率和电压偏移137
74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有功功率控制138
741功率限制输出138
742频率控制140
75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无功功率控制141
751德国141
752西班牙143
753丹麦143
754英国143
755爱尔兰143
756美国144
76电网扰动下的运行状况144
761德国144
762西班牙146
763美国西部电力协调委员会149
77并网规范中有关谐波的探讨150
78未来趋势150
781本地电压控制151
782惯性模拟(IE)151
783功率振荡阻尼(POD)151
79小结151
参考文献152
第8章三相功率变换器的电网同步153
81简介153
82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三相电压矢量154
821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不对称电网电压158
822瞬时电网故障、电压跌落160
823电压跌落的派生162
83不对称及畸变电网条件下的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165
84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169
841双同步参考坐标系169
842解耦网络170
843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的分析171
844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的结构和响应174
85双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DSOGIFLL)177
851双2阶广义积分器的结构178
852双2阶广义积分器与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的关系178
853对应于双2阶广义积分器的锁频环180
854双2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的响应181
86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第9章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控制185
91简介185
92变换器的模型186
921L滤波器逆变器的数学模型186
922LCL滤波器逆变器的数学模型189
93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控制190
931直流母线电压控制190
932通过交流电流控制实现的直流母线电压级联控制192
933PI控制器的调节194
934基于PI的电压控制设计实例196
94电压定向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198
941同步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开环控制199
942同步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闭环控制200
943静止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开环控制200
944静止坐标系电压定向控制:PQ闭环控制202
945基于虚拟磁通的控制202
946直接功率控制203
95离网、微电网、下垂控制和电网支撑206
951无负载分配的并网/离网运行206
952带可控储能装置的微电网运行208
953下垂控制209
96小结211
参考文献212
第10章电网故障情况下的并网变换器控制214
101简介214
102不对称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变换器的控制技术概述215
103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控制结构220
1031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解耦双同步坐标系电流控制器220
1032用于不对称电流注入的谐振控制器228
104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功率控制231
1041瞬时有功无功控制(IARC)232
1042正序和负序控制(PNSC)233
1043平均有功无功控制(AARC)235
1044对称的正序控制(BPSC)236
1045IARC、PNSC、AARC和BPSC策略的性能比较237
1046灵活正序和负序控制(FPNSC)240
105带电流限制的灵活功率控制241
1051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电流矢量轨迹242
1052三相电流的瞬时值244
1053各相最大电流的估计245
1054最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设定点的估计248
1055灵活正序和负序控制的性能249
106小结254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并网滤波器设计257
111简介257
112滤波器拓扑258
113设计注意事项259
114LCL滤波器与电网相互作用的实例263
115谐振问题和阻尼方案267
1151无阻尼电流控制环的不稳定性267
1152电流控制环的无源阻尼268
1153电流控制环的有源阻尼271
116滤波器的非线性特性273
117小结277
参考文献277
第12章并网电流控制279
121简介279
122并网电流谐波标准280
123独立调制的线性电流控制281
1231平均化技术281
1232PI控制282
1233无差拍控制285
1234谐振控制287
1235谐波补偿291
124调制技术298
1241单相调制300
1242三相调制301
1243多电平调制304
1244交错调制308
125电流控制型变换器的运行限制条件310
126实例311
127小结314
参考文献314
附录316
附录A三相系统的空间矢量变换316
A1简介316
A2频域中的对称分量316
A3时域中的对称分量317
A4静止参考坐标系下的αβ0分量320
A5同步参考坐标系下的dq0分量321
参考文献322
附录B瞬时功率理论322
B1简介322
B2时域内单相系统功率定义的起源324
B3多相系统有功电流的起源325
B4多相系统功率电流的瞬时计算327
B5pq理论329
B6任意多相系统的广义pq理论331
B7改进的pq理论331
B8三相功率系统的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333
B9小结334
参考文献335
附录C谐振控制器336
C1简介336
C2内模原理336
C3dq坐标系下PI控制器与αβ坐标系下PR控制器的等效性337
Remus Teodorescu,1989年获布达佩斯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拉茨大学(University of Galati)电力电子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奥尔堡大学能源系电力电子研究组,现担任教授职务。
Remus Teodorescu已发表150多篇IEEE会议及期刊论文、1本著作和4项专利(待授权)。1998年IEEE工业应用年会(IAS)的技术委员会论文奖的获奖者之一。现为IEEE高级会员、《IEEE Power Electronics Letters》期刊的前副主编和丹麦IEEE IES/PELS/IAS联合分会的主席。其研究兴趣包括:主要用于风电、光伏系统以及FACTS/HVDC等电力设备的并网变换器的设计和控制。Remus Teodorescu现为Vestas一项为期5年电力计划项目的负责人(co-ordinator),有10名电力电子、电力系统与储能领域的博士生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Remus Teodorescu已发表150多篇IEEE会议及期刊论文、1本著作和4项专利(待授权)。1998年IEEE工业应用年会(IAS)的技术委员会论文奖的获奖者之一。现为IEEE高级会员、《IEEE Power Electronics Letters》期刊的前副主编和丹麦IEEE IES/PELS/IAS联合分会的主席。其研究兴趣包括:主要用于风电、光伏系统以及FACTS/HVDC等电力设备的并网变换器的设计和控制。Remus Teodorescu现为Vestas一项为期5年电力计划项目的负责人(co-ordinator),有10名电力电子、电力系统与储能领域的博士生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介绍了目前光伏和风力发电并网变换器常用的结构、调制策略和控制方法。除了电力电子方面的知识,本书还涉及了光伏和风力发电系统与电网相关的一些其他技术。根据当前光伏和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要求,《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用于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并网变换器拓扑结构;光伏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基于广义2阶积分器的电网同步技术;变换器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高性能同步技术;用于电流控制和谐波补偿的比例谐振控制器技术;并网滤波器设计及有源阻尼技术;电网故障下包含正、负序分量的功率控制方法。
《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适合电气工程背景的研究生和可再生能源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高校相关课程教材。
《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换器》适合电气工程背景的研究生和可再生能源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高校相关课程教材。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