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利益区分保护的侵权法体系之研究
作者:于飞 著 梁慧星 编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2.8
丛书: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11838117
ISBN-10:7511838111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侵权法中权益区分的正当性
第一节 立法、理论与实践现状:讨论基础与问题所在
一、立法基础
二、现有的理论讨论
三、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
第二节 权利与利益区分的正当性探析
一、权利受侵害——侵权法第一个最基础的类型化
二、建立一套由立法控制的利益遴选和排除机制
三、过错之所及上的差异——权益适用同样保护规则之不适宜性的进一步论证
四、限制侵权责任
五、保护行为自由
六、合同法角度的观察
七、经济角度的观察
八、附论:关于权利与利益不同的保护强度的反思
第二章 侵权法中权益区分的可能性
第一节 德国侵权法上的权益区分理论
一、德国学者权益区分理论之梳理
二、归属效能
三、排除效能
四、社会典型公开性
第二节 权益区分理论的应用
一、“重庆电缆案”
二、“齐玉苓受教育权案”
第三节 法政策角度对权益区分理论解释力的补充
一、权益区分理论解释力的限度
二、权益区分的法政策视角
第三章 权利的保护:过错不法侵害他人权利
第一节 比较法上的示范分析:以《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为中心
一、《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发生史
二、权利“列举”导致保护限制?——“其他权利”的发展与功能
三、如何评价中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上的权利列举
第二节 若干权利的边界界定
一、身体权
二、人身自由权
三、“一般人格权”概念之否定
第三节 “法益”——权利与利益之外的独立保护对象?
一、讨论现状及问题意识
二、“法益”是什么——当代德国学者的观点
三、“法益”的初始含义、功能与实践
四、“法益”含义、功能与实践的发展
五、我国是否有必要设立与“权利”、“利益”并列的“法益”概念
第四章 利益的保护之一:过错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
第五章 利益的保护之二:违背善良风俗故意致损
第六章 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分担损失及补偿规则的保护范围
第七章 我国权益区分保护的侵权法体系的建立:以解释论为中心
结语:“无自由的正义不值得考虑”
参考文献
后记
于飞,1977年3月生,河南商丘人。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导师梁慧星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洪堡基金会“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得者,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出版专著一部,在《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法学》、《比较法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一项。
《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权利与利益区分保护的侵权法体系之研究》的编辑宗旨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判例学说,深入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法律问题,为中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民商事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民商法理论水平,推出民商法理论研究人才,使中国民商法理论研究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