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分析的基础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 公理、假设及基本变量
1.3 器件的建模
1.4 两类约束
1.5 电路的等效化简
1.6 匹配的概念
1.7 受控源
1.8 线性和叠加定理
1.9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系统分析法
2.1 图论的基础知识
2.2 求解变量的选择
2.3 回路法和网孔法
2.4 节点法
2.5 改进节点法和稀疏表格法
2.6 对偶性
2.7 解的存在与惟一性
2.8 特勒根定律
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3.1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2 电路的状态和状态变量
3.3 低阶网络的分析方法
3.4 一阶网络的三要素法
3.5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3.6 电路状态的跃变
3.7 任意激励的时域响应
小结
习题三
第四章 相量法
4.1 正弦信号及其表示方法
4.2 时域模型变换成相量模型
4.3 阻抗、导纳及等效电路
4.4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4.5 实际元件在正弦稳态时的模型
4.6 复杂电路稳态响应的求解
4.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4.8 非正弦交流电的计算
4.9 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小结
习题四
第五章 复频域分析法
5.1 从傅氏变换到拉氏变换
5.2 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5.3 两类约束关系的s域形式
5.4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小结
习题五
第六章 零极点法
6.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6.2 零极点法
6.3 LC电路的频率特性
6.4 LC谐振电路
6.5 RC电路的频率特性
6.6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6.7 有源RC电路的频率特性
6.8 稳定性和灵敏度
小结
习题六
第七章 网络参数分析法
7.1 二端口网络的矩阵表示
7.2 参数的测定和物理意义
7.3 二端口网络的互易性和对称性
7.4 用网络参数分析电路
7.5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和传输常数
7.6 二端口网络实现各种变换功能
7.7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小结
习题七
第八章 图解分析法
8.1 非线性元件
8.2 非线性电阻的串并联
8.3 电路工作点的图解
8.4 驱动点特性图
8.5 转移特性图
8.6 小信号分析和分段线性化
小结
习题八
全书总结
参考书目
中英名词对照索引
部分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