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作者:陈宏著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定价:20.00 元
ISBN-10:7500506325
ISBN-13:9787500506324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1 引言
1.1.1 问题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2.1 有关经济增长的概念
1.2.2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3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1.3.1 索洛模型
1.3.2 卡西-库普曼-拉姆齐模型和Diamond模型
1.3.3 内生增长模型
1.4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研究综述
1.4.1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讨论
1.4.2 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1.4.3 测算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4.4 研究技术进步,从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4.5 自己提出理论或者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结构
第2章 中国经济增长实绩
2.1 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2.1.1 中国经济增长成就
2.1.2 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2.2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关键制约因素
2.2.1 人力资本和技术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2.2.2 能源、资源供需矛盾和约束趋于强化
2.2.3 要素市场化跟不上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第3章 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
3.1 保持较高投资率的必要性
3.1.1 从理论上看保持较高投资率的必要性
3.1.2 从实践中看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3.1.3 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较高投资率
3.2 从国内储蓄率变动趋势看投资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3.3 改革投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率
3.3.1 提高投资资源配置效率
3.3.2 提高投资效率
3.4 政府投资应当主要投向薄弱环节
3.4.1 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3.4.2 加大农村领域的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4.3 政府投资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第4章 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4.1 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技术进步
4.1.1 技术与技术进步
4.1.2 技术进步的测算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变化趋势
4.1.3 中国经济增长中技术水平的现状与问题
4.2 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
4.2.1 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
4.2.2 加快技术进步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现实要求
4.3 技术进步的制度因素
4.3.1 产权制度与技术进步
4.3.2 支持技术进步的国际经验借鉴
4.3.3 增长极、技术进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5章 能源消耗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因素
5.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生产
5.1.1 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衡量
5.1.2 中国的能源生产状况
5.1.3 中国能源生产的主要矛盾
5.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
5.2.1 较快增长的能源消费量
5.2.2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5.2.3 中国能源进口依存度
5.2.4 中国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费
5.2.5 中国的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
5.3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3.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5.3.2 能源消费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5.3.3 充分认识今后中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4 突破资源能源“瓶颈”,关键要靠制度
5.4.1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5.4.2 能源多元发展,提高石油供给能力
5.4.3 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关键要靠制度保障
第6章 展望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6.1 全书结论
6.2 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的分析
6.2.1 政府与资源配置
6.2.2 政府与科教体制
6.2.3 政府与法制环境
6.2.4 政府的职能转变
参考文献
陈宏,博士,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开始任教。工作以后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选题依据:首先,从理论到实践,不管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内生增长理论都强调资本和技术的重要性,因为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都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其次,《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对三个决定因素——资本、技术和能源的选择还受到了林毅夫、萨缪尔森的影响,萨缪尔森将技术、资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称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最后,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实际状况,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确定资本、技术、能源是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决定因素。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