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国
作者:袁伟时 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10
页数:400
定价:42.00 元
ISBN-13:9787308102728
ISBN-10:7308102726 
去豆瓣看看    卷首语:察古观今,乐在其中!
  ——答《市民》杂志记者
  上篇:近代中国的轨迹 大国盛衰的五大枢机
  把历史教训转化为历史智慧
  ——答《理财一周报》记者陈才
  从中国近代史看“经济民族主义”
  大清帝国自己打倒了自己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启示
  回望百年共和路
  ——答《南方周末》记者笑蜀
  揭示历史真相,我义不容辞
  ——答《华商报》记者问
  冷静回眺近代中国
  历史观和中国发展
  ——答《都市时报》记者李一枪
  民初宪政挫败与启蒙
  让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
  ——答《凤凰周刊》特约撰稿员武云溥
  圆明园:苦难来自于落后和封闭
  ——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祭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在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的演讲
  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
  中国宪政:曲折而凄惨的开篇
  下篇:辛亥革命
  ——答凤凰网记者陈书娣
  辛亥革命的成本、收益与代价
  ——答《社会科学论坛》特约记者张弘
  百年辛亥:寻找历史的脉络
  ——答《华商报》记者杨鹏
  辛亥革命——变与不变
  沙龙对话主办:《领导者》杂志社共识网
  辛亥革命:巨变与启示
  辛亥革命:历史观、革命幼稚病和社会转型
  ——答凤凰网历史频道编辑蔡信
  是谁摧毁了辛亥革命?
  ——答友人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成败得失
  ——答高伐林
  辛亥革命面面观
  ——答腾讯历史频道
  辛亥革命与百年宪政
  ——燕山大讲堂第127期的发言
  晚清民初人物与历史学者的责任
  ——答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刘巍
  假如没有辛亥革命
  ——答马国川先生
  辛亥革命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陷阱
  ——哈佛“辛亥革命百年论坛”演讲
       袁伟时,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向来有“思维活跃,一直很敢说”之誉。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
       主编有:《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昨天的中国》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近代中国的轨迹,回顾了晚清何以在立宪中走向灭亡,并分析了大国盛衰的五大枢机,在作者看来,一向被我们斥为晚清“假立宪”清末宪政,若用一个“假”字全盘否定清政府的立宪,未免过于简单。事实上,清政府的确为立宪做了不少准备,相反,最后导致清王朝的速灭,也与这场宪政有关。
       下篇则是对辛亥革命及革命后的一些独特思考,作者眼里的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干材,若不是宋教任被刺后,革命党人断然发起二次革命,中国极有可能走上宪政之路,因为牵扯事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都被传唤到了上海审问,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司法机构作为正义的最后守护者的威力。
       类似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观点在书中频频出现,虽谈不上石破天惊,但至少也能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切的了解昨天的中国,从而更清楚明天将要走的路。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