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香书礼盒043:中华句典·奇趣楹联·诸子百家哲理寓言·成语故事(套装全4册)

香书礼盒043:中华句典·奇趣楹联·诸子百家哲理寓言·成语故事(套装全4册)
作者:《香书礼盒》编委会 编
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页数:864
定价:40.00 元
ISBN-10:7535641601
ISBN-13:9787535641601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中华句典》: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今天,已经有五千近年的历史了。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其间有文人骚客的真情实感,也有广大的劳动人民的人生智慧。它们不但是所有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财富,将长久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世代传诵不息。
  《中华句典》是中国传世经典名句的精选集,它以名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名句时间跨度相当大、范围非常广,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对联、谜语等传统文学样式,都有涉猎。另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关于名句的趣味故事,或引人发笑、或使人心酸、或令人感慨,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从古至今,不论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都能脱口说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名句。身处新时代的现代人,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名句,既可以用于日常交谈和文学创作,也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智慧,充实我们的头脑。“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走尽崎岖路,自有平坦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满招损,谦受益”……这些历久弥新的经典名句,历经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特定的含义,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言简意赅、清新隽永、哲理丰富,准确形象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并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让我们领略古代文学的特殊韵味,体味历代名家的人文精神,感受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奇趣楹联》:
  楹联又称“对联”、“联语”、“对子”、“楹贴”等。它是我国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并以其别致的形式和广泛的用途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新年来临时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制的两块对称的板,人们在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除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祈求福祉。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载,五代时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题在卧室门上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早的楹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贴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文人间也多唱和联对以逞才情。文学大家苏东坡和黄庭坚也都擅写楹联,而楹联背后的小故事如今也都传为佳话。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楹联艺术,号称“对联天子”。据说他曾命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必须在除夕前拟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还亲自出巡,挨家挨户观赏。自此,上自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下至平民百姓皆好联语,写对联几乎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楹联艺术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甚至在科举考试中也有了对联的题目。因此读书之人莫不精研对工,涌现出了郑板桥、纪晓岚、蒲松龄等一批楹联高手,奇联、妙联不胜枚举。
  《奇趣楹联》以楹联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三方面为着眼点精心编排。在第一部分的“话说楹联”中,从起源、赏析、创作对联的基本方法等方面对楹联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第二部分的“中华经典智趣名联”则通过介绍各种妙联、趣联的来龙去脉及楹联背后的故事,把这些广为传颂的对联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方便读者查找和欣赏。
  《诸子百家哲理寓言》:
  寓言一直被称为“智慧的花,哲理的诗”,它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又充满诗意的美。它好像带刺的玫瑰——花朵给人美的享受,刺却使人警醒。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独特的璀璨的明珠。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更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从古至今,寓言不断地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在我国,先秦是古代寓言的产生期和一个繁荣期,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当时学术界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场面。在学术争论中,出现了用寓言故事表达政治哲学思想的倾向,使寓言成为一种战胜论敌的有效手段。为了通俗而广泛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各学派在吸取民间譬喻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就数量而言,先秦寓言的丰富,也是世界寓言史上罕见的。据初步统计,先秦诸子寓言竟多达近千则。先秦寓言对我国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它们大大丰富了古代汉语,有的在岁月的沉积中渐渐成了格言、谚语和成语,经常为人民群众所运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形成了我国寓言文学史上的一大高峰。
  你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村上太忧郁,昆德拉过于痛苦,卡夫卡令人压抑、窒息呢?那么,抽点时间看看我们祖先们讲述的轻松而义同样发人深省的故事吧,就像听祖母讲故事一样亲切舒适、难以忘怀。
  《成语故事》:
  成语是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凝结成的一种固定的词组。语言结构稳定不变,内涵深刻,富有简洁、生动的表现力。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同时,流传到今天的几千个成语,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经过古人的浓缩和提炼,还蕴涵着古人的生命体验,浓缩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所以了解成语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也是体悟历史、感受文明、传承智慧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精心选取了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使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成语故事》时,能够忘情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需要说明的是,在成语次序的安排上全书以故事所属图书产生的历史年代为基础,按大致的年代安排次序的先后。先秦部分以先史家后诸子的原则排列。如《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其次是《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然后是《山海经》、《礼记》、《新序》、《说苑》、《列子》、《晏子春秋》。其中,《战国策》、《新序》、《说苑》虽是刘向编定,但文章和基本史料大多是先秦的,故放在先秦。《管子》、《山海经》、《礼记》、《列子》和《晏子春秋》中许多篇章或为先秦遗文,或采自先秦传说,故也放人先秦部分。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59)折扣价格

30
京东缺货N个月
10天前更新

29
当当缺货N个月
19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