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楷书(套装全5册)

目 录内容简介
《实用楷书:赵孟頫》
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頫的书风道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等。
《实用楷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这件纸本墨迹,纵三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八十三点八厘米,计六十七行、五百五十三字,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实用楷书:欧阳询》
欧阳询写的这部醴泉铭,书法刚劲有力,一笔不苟。此碑由于年久腐蚀,椎拓过多,笔划变细,到清初时已非常瘦细,后又被人加刻使粗,更失原貌。此碑翻刻本极多,但好的很少,旧时的一宋拓“栉”字未损本,已视为奇珍,而“重”字未损的北宋时拓本,更为罕见。
《实用楷书:褚遂良》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二石皆为楷书,万文韶刻。
《实用楷书:柳公权》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笔力挺拔,结字中心攒紧,四边开张,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
《实用楷书:颜真卿》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今存西安碑林。拓本原为李宗瀚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碑文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过程及有关佛事。该碑字形端庄,笔意饱满遒劲,骨力内藏,是唐代楷书名作之一,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頫的书风道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等。
《实用楷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这件纸本墨迹,纵三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八十三点八厘米,计六十七行、五百五十三字,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实用楷书:欧阳询》
欧阳询写的这部醴泉铭,书法刚劲有力,一笔不苟。此碑由于年久腐蚀,椎拓过多,笔划变细,到清初时已非常瘦细,后又被人加刻使粗,更失原貌。此碑翻刻本极多,但好的很少,旧时的一宋拓“栉”字未损本,已视为奇珍,而“重”字未损的北宋时拓本,更为罕见。
《实用楷书:褚遂良》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二石皆为楷书,万文韶刻。
《实用楷书:柳公权》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笔力挺拔,结字中心攒紧,四边开张,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
《实用楷书:颜真卿》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今存西安碑林。拓本原为李宗瀚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碑文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过程及有关佛事。该碑字形端庄,笔意饱满遒劲,骨力内藏,是唐代楷书名作之一,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