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预算的经济学分析:兼论财政职能与政府效率
作者:王桂娟 著
出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3.8
页数:206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42939852
ISBN-10:7542939858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有研究综述
一、关于公共产品与财政职能
二、关于政府效率
三、关于绩效预算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第五节 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从财政职能、供给模式到管理创新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的溯源:财政职能的探讨
一、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
二、德国社会学派的财政理论
三、瑞典学派的财政理论
四、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与丰富:聚焦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方式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正式形成
二、公共选择学派与公共产品
三、新制度经济学派与公共产品
四、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
第三节 公共产品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管理创新
一、管理创新表现为多种理论的综合
二、管理创新的要旨
三、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整体政府的全方位变革
第四节 我国目前财政改革的可能选择
第三章 从公共产品到绩效预算:基于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逻辑
第一节 公共产品边界的可变动性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集体消费特征
第三节 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一、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变形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类似于垄断市场,但又不同于垄断市场
三、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会发生多种交易费用
第四节 用制度应对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性——绩效预算
一、预算的基本使命
二、绩效预算的出发点是要把政府部门的行为目标与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统一起来
三、绩效预算既超越传统预算,又以其为基础
第五节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绩效预算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说明
二、初始模型
三、绩效预算下的激励机制与进一步的模型假设
……
第四章 绩效预算的目标:以结果为导向改变财政职能与行为
第五章 绩效预算的工具:以绩效评价确定政府支出的效率
第六章 绩效预算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第七章 探索中国的绩效预算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王桂娟,女,1975年出生,山东威海人。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2000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2年入选世界银行技援项目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外国财政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自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国际合作课题以及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文章八十余篇,编写或翻译书目十余本。科研成果多次获得财政部“三优”论文、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等奖励。
绩效预算不仅仅是个预算或是财政的概念,它涉及政府理念、行为方式、监督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首先,《绩效预算的经济学分析:兼论财政职能与政府效率》从理论分析人手,梳理了公共产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实际也是绩效预算的产生过程:其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预算制度对于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意义,即对绩效预算给出了经济学分析逻辑,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绩效预算分析模型;再次,《绩效预算的经济学分析:兼论财政职能与政府效率》讨论了绩效预算的目标(即以结果为导向改变财政职能与政府行为方式,提高政府效率)、绩效预算的具体工具(即以绩效评价确定政府支出的效率)以及近年来各国在绩效预算实践方面的国际经验:最后,在分析和总结我国近年来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以绩效预算为目标,参考绩效预算所需前提条件,切实、循序地推进绩效预算改革。